中医古籍
  • 冬季如何食补预防感冒?

    全文:

    冬令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用以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因春、秋两季是人体生理活动发挥效率最高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伤气耗津,消耗剧烈,同时机体代谢亢进;只有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生理活动才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减慢。根据冬主闭藏,“冬藏精”的自然规律,冬令进补才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体内,滋养五脏。

    那么,在冬令什么时候进补最为适宜?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中医学有“冬至一阳生”的观点。“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此时进补可扶正固本、萌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可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

    进补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食补,一类是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故以食补为主较好.一般来说,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羊肉、鸡肉性温热,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能。其它还有牛骨髓、蛤蟆油一类,也有壮阳、滋阴、填精的作用,适于阴阳俱虚、赢弱之人进食。偏气阴不足之人以食鸭肉、鹅肉为好.鸭肉性甘寒,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化痰止咳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谓:“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鹅肉性味甘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本草纲目》记载: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随息居饮食谱》称:鹅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民间还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此外,鳖、龟、藕、木耳等也是益阴佳品。补品中还有鱼翅、熊掌、燕窝、海参等,但这类食品物少价贵,难得有人问津。从营养学角度说,蛋类、精肉、豆制品等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上述补品的代用品,以供选择食用。

    食补也可以在食物中加入一些药物,以增强其医疗作用。近代不少人,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来防治虚人感冒。该方原载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匾要略》中。其中羊肉味甘性温,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可治疗病后、产后虚冷,脾虚反胃呕吐,腹痛寒疝等;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补血活血、辛香善走,与羊肉葱姜配合,补虚温中、活血祛寒,功效更著。故可用于素体虚弱、反复感冒之人的预防。具体方法是:精羊肉10。~200克,生姜60克,葱白10克,当归15克。先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对汤两碗(约1000毫升),加其它味料,煮30分钟,加食盐适量,熟后吃肉喝汤。食后取微汗,注意避风2一4小时。在感冒流行期间经常食用就可达到预防目的,尤其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更多中药材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
  • 俗话说这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耗能加强,尤其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讲,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我们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创造了黄金条件。因此家长应该抓住孩子生长的这个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