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萼鹿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萼鹿角藤拼音注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别名

    藤仲、土杜仲、大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

    来源

    夹竹桃科大萼鹿角藤Chonemorpha megacalyx Pierre,以茎藤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接骨生肌,降压。主治肾亏腰痛,高血压,风湿性腰腿痛,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5钱,煎水服或泡酒服。

    备注

    全株和毛茸有毒,接触可引起痛痒,可用清水洗涤,然后服苯海拉明及钙片等处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大萼鹿角藤拼音注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别名

    土杜仲(《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夹竹桃种植物大萼鹿角藤茎藤。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边、沟谷等向阳处。分布云南南部。

    原形态

    长绿攀援藤本,长15~20米,有乳状液汁。小枝圆柱形,幼时有黄色绒毛。单叶,对生,坚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黄色绒毛,侧脉8~12对;叶柄短,有黄色绒毛。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红色,花冠近漏斗状,喉内有5条长软毛带。蓇葖果二叉开,圆柱形,长16~20厘米,径1~1.5厘米,外面有毛.种子扁平,一端有长丝状毛。花期春末。

    性味

    《云南中草药选》:"微辛,温。"

    功能主治

    《云南中草药选》:"通经活络,活血止血,接骨生肌,降压。治风湿性腰腿痛,肾亏腰痛,高血压,骨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大萼鹿角藤拼音注音Dà è Lù Jiǎo Ténɡ别名

    大杜仲、藤仲、土杜仲、金丝杜仲、银丝杜仲、水晶凉粉籽、草杜仲、大藤仲

    出处

    出自《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萼鹿角藤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onemorpha megacalyx Pier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地林边、山坡、沟谷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原形态

    粗壮木质藤本,长15-20m。全株多被棕黄色绒毛,折断有白色乳汁流出。叶对生;叶柄短,被棕黄色绒毛;叶片倒卵形,长17-29cm,宽11-22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叶面近无毛,叶背被棕黄色绒毛。花红色,顶生聚伞花序;总花梗被长硬毛;花萼具明显的萼筒;花冠近高脚碟状,裂片向右覆盖,展开直径4cm以上。蓇葖2,叉开,圆柱形,长16-34cm,宽约2cm。种子扁平,先端有丝状长种毛。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归经

    肺;肾经

    性味

    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

    各家论述

    《云南中草药选》:通经活络,活血止血,接骨生肌,降压。治风湿性腰腿痛,肾亏腰痛,高血压,骨折,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梅拼音注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性味酸涩咸,平。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②《纲目》:“酸咸,平,......
  • 拼音注音Bái Méi Huā别名绿萼梅(《纲目拾遗》),绿梅花(《药材学》)。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性状干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苞......
  • 拼音注音Bái Duàn来源椴树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树皮、根。生境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痨伤初起: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红糖,冲黄酒或白酒,早晚饭前分服。久咳:根7~8钱,晒干蜜炙,水煎,......
  • 拼音注音Bái Nán Mù别名美人柴、粘柴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刨花润楠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用宽刨刀刨成宽约4cm的薄片,晒干备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土壤......
  • 拼音注音Bái Lǎ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根。功能主治清咽,解毒,利关节。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①《岭南采药录》:“治脚气,白浊。“②《泉州本草》:“治关节风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