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孔德懋:秉先哲修身性

    在今日世界公认的十大古代先哲中,中国的孔子排于第二位,仅次于西方人心目中最神圣的耶稣。不久前,笔者特意拜访了孔子第77代嫡孙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年过八旬的孔德懋女士。孔女士说:孔子是我国春秋日寸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不但是一个谈经论道的“圣人”,而且也是一个注重“修身养性”的典范。他活了72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故唐代大诗人杜甫为之慨叹:“人生七十古来稀!”孔子之所以高寿,自有他的秘诀,现从《论语》中看,孔子养生之道主要有以下5点:

    豁达大度。乐观开朗。孔子曾对子路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方尔。”意思是说: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孔子还经常启发弟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意思是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自己问心无愧,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莫善胜好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莫贪得无厌。

    起居饮食讲究规律。孔子讨厌白天睡懒觉的人,他认为晚上睡觉应做到“寝不言”,即睡觉时不说话。孔子在饮食方面有“七不吃”:粮食发霉变质不吃;鱼肉腐烂不吃:气味不正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没有调味的酱醋不吃。这就避免了因饮食不当引起的多种疾病。

    兴趣和爱好广泛。孔子爱好音乐,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孔子爱好山水,他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陶冶性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此外,孔子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可见孔子身强体壮,力大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杰。

    “仁者寿”。这是孔子论养生的总纲。什么样的人是“仁者”?就是仁爱、仁厚、仁义的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心点是指人与人互相亲爱。

    遵祖训而修身的孔德懋女士已在北京居住了50多年,但昔日家乡的风味仍使她留恋:曲阜的香椿、高桩的馍馍、薄薄的煎饼、泰安的明栗…

    她至今仍常品味的孔府菜有二:一是鸡蛋面(用鸡蛋液代水和面制成热汤面,既好消化,又富营养);二是金钩挂银条(以发好的或鲜的海米炒去根梢和瓣的绿豆芽),口感鲜嫩、清爽。

    不大喜欢牛羊肉的孔老,对北京烤鸭却有偏好,“果木烤的,趁热吃,口味最好”。但即便如此,她也总是八成饱住筷,岂能为嘴伤身。孔德懋老人每天午睡后即由保姆陪伴,在附近散步。有时还拐个弯儿,去菜市场捎回一些自己喜欢的青菜。“这是集锻炼、购物、了解社会一举三得的事,何乐而不为?我每天都要写字,但不是练书法,而是既为健身,又为应酬他人所求,我所做的大都在不经意间,并不刻意为之。”

    她喜欢饮茉莉花茶,夏秋之季则常以金银花沏水饮用。“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能去火明目,提神醒脑。虽说是中药,沏的水则并不难喝。”

    本应是悠闲度日、颐养天年的孔德懋老人,如今每年都要接待几十批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及港澳台的宾客,受到人们的尊重。对此她说:“这不仅仅是对孔子后代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我为我能在晚年为国家做点贡献而深感欣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家乡捧酒待客不正是圣贤之家的礼仪之举吗?”

    生活中的孔老由于年事已高,饮酒不多,“但礼仪需要的酒和年节吉日、家庭团聚时还是饮的,只是‘不及乱’身体力行而矣”。她如是说。

    说到今后的愿望,老人动情地说:“我最大的心愿是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希望同我远在台湾的胞弟德成携手回故乡,在曲阜孔林祖墓前,暮年把酒拜祀天,心心相印祭祖先。”

    摘自《健康人》文/崔普权

更多中药材
  • 小满节气一到,很多人就把减肥列入议事日程。你应该了解如何科学减肥。穴位埋线可减肥。埋线减肥是在传统针灸减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医生判断肥胖的原因,为每个患者设计不同的减肥穴位处方,通过穴位刺激控制食欲异常,提高基本代谢率,调节脏器功能不......
  •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