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青年如何消除压力

    诗人拜伦在说及青年人时,就有如下的说法:「我们一生最美丽的日子就是少年时。」毫无疑问,一个年轻力壮的人,所思的,所能做的,都远超过任何幼年及老年人。

    当然,青年人有很多地方是比其他人优胜的,他们身心健康,五官敏锐,比幼年、老年人跑得快、跳得高。他们每想去做一件事,只要专心苦干,必会有成功的一天。

    但是,青年人是不是因为他们状态巅峰就能够无忧无虑地饱食终日呢?少年人,是不是就如爱国诗人辛弃疾所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呢?我相信当中的青年人都不会同意。尤其是在香港弹丸地,你只要花半个小时在旺角或中环觀察一下,那些東奔西跑的青年人,你們就會覺得他們都是身處於高度壓力之下的。

    壓力是不是對身心必有損害呢?其實,這個觀念可說:大錯特錯,人類學者們都一致認為人要生存都要有一定程度的壓力,完全沒有壓力就對每一種動物的生存和進化都有反效果,完全沒有壓力,人類就要步上滅亡之路。

    一般青年人,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越大,他們的工作表現就越高,中國人就有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各位只要看到台灣、新加坡在四面受敵之下,反而自強不息,將自己經濟提升到「四小龍」之列;而一些富裕的大國,就步入經濟蕭條。原因固然不是這麼簡單,但和剛才上述的十個字,當然是大有關連的。

    因此,壓力對人並不是不好,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能夠承受壓力的限度。假如超過了一定程度的壓力,不論青年、老年和小孩子都會受到不良的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可能開始下降,日常生活日漸紊亂,有些人更睡眠不足,食慾不振,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神經衰弱。

    在香港這情形十分普遍,十多年前,就有過一項研究發覺香港青年人中三分之一都有「神經衰弱」的現象。

    神經衰弱這個家傳戶曉的名詞,在醫學上根本就沒有納入正典,因為,這個問題實在太廣,包括了不下十多種的心理問題;唯一的共通點,就是病者都是因受不起日常來自四方八面的壓力而產生身心不正常的問題。(未完?待續)

    作者譚務成醫生曾任政府醫院精神科顧問、葵涌醫院院長。現為私人執業醫生,並任職仁安醫院資深精神科顧問醫生。

更多中药材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