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为何畸形精子多?

    在不育症精液常规检查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病人的精子有半数以上是畸形的,如圆锥形头、双头、双尾、尾卷曲等,这就叫畸形精子症。精子畸形率的增高,往往间接反映了睾丸生精功能的障碍,也必然影响到精子的活力和受精能力。据统计,当精子畸形率超过20%时,不育率增加。精子形态异常往往与少精或活力差同时存在,但有时也单独存在。

    对精子形态的评价要针对整个精子:即包括头、中段和尾。精子形态大小的正常范围是:

    (1)头部:头长3.5-5.0微米,宽2.0-3.0微米;精子头呈规则椭圆形。当精子头长宽分别超过5和3微米时称为大头;分别小于3和2微米时称为小头;对大小判断不明确或形态接近椭圆形都应按正常计数,因为从实际中发现只要精子其他形态参数正常,精子头大小不是重要因素。具有临床意义的精子头部异常包括:圆锥形(长宽分别小于5和2微米,或长超过5微米,宽小于3微米)、不规则形、双头和“梨形“。其中“梨形“头与牛的不育关系密切,而其对人类生育的影响尚无更多介绍,一般计在不规则形或圆锥形名下,若判断不明确仍按正常计算。

    (2)中段:中段长5.0-7·0微米,宽1·0微米。宽超过2微米多反映胞浆小滴未完全退化,其对不育的影响尚不明确。如果胞浆小滴大于精子头的一半,意味着精子不成熟,属异常,若小于或等于头的一半应属正常。中段断裂也属异常。

    (3)尾部:尾长45微米。尾部异常的意义尚不清楚,常见为断裂、双尾或卷曲(不包括弯曲或不对称附着)。卷曲可能与锌元素含量有关。其他缺陷可能与无症状生殖系统感染有关,因此,如果存在这一表现应作精液细菌学检查。

    一个精子可能有多种缺陷,可以按其主要缺陷统计。如果笼统说“正常精液应有60%以上的正常形态的精子“是不合适的,因为精子形态有正常变异范围,而且不同的变异或畸形对生育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精子形态判断时应包括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60%的正常椭圆形精子头(包括半数左右的可疑

    者),若<30%不正常;

    <6%的圆锥形精子头,若超过10%的不正常;

    <8·6%的不规则精子头,若超过50%不正常;

    <0·5%的不成熟精子,增多意味着精子生成或精子成熟过程出现障碍;

    <20%中段缺陷,若超过25%不正常;

    <20%尾部畸形,若超过25%不正常。

    如果形态异常的精子超过70%,特别是妻子有习惯性流产时,就应该考虑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男方很可能具有染色体异常,需要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异常精子少于70%,那么,也许是精索静脉曲张、职业或环境接触毒物、放射线、微波、服用药物、感染及应激等因素影响了睾丸生精过程。应该分析和寻找这些具有毒性作用的因素,如果存在这些因素,则应对症治疗或尽量改变这种状况,去除不利影响。至于附性腺感染时,精子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多无特殊改变。有人研究过前列腺炎患者后发现,已有子女而因性功能问题来就诊者的精子形态正常,因不育来就诊者的精子形态与其他无炎症者也无显著区别。

    精子形态异常时,因为头过大或其他形态异常不利于穿透宫颈粘液所形成的微小通道。宫颈粘液中常可见到头特别小的精子,多数因为无顶体存在。

    如果畸形精子症找不出任何明确原因时,可以诊断为特发性畸形精子症,它实质上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睾丸生精障碍。可以采用五子衍宗丸并随症加减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促进生精作用。

更多中药材
  • 小满节气一到,很多人就把减肥列入议事日程。你应该了解如何科学减肥。穴位埋线可减肥。埋线减肥是在传统针灸减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医生判断肥胖的原因,为每个患者设计不同的减肥穴位处方,通过穴位刺激控制食欲异常,提高基本代谢率,调节脏器功能不......
  •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