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防治心脑血管病——阿司匹林仍无药可及

    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在日前举办的2006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研讨会上,这些数字令人震惊。

    毋庸置疑,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研究证实,改善高危因素能使全球卒中发生率减少85%,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75%。WHO指南也指出,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就可以控制50%的致死或致残率。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李小鹰教授指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阿司匹林是迄今为止循证医学证据最丰富的药物之一,目前有超过200个大规模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并经过了110年临床应用验证。

    美国心脏协会具体建议阿司匹林应考虑用于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男性和女性;英国高血压协会则建议对年龄在50岁或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但是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同时具有靶器官损害、糖尿病或是具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发生CHD的危险性≥5%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国内专家的共识是,建议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每天75~100mg进行一级预防,如2型糖尿病、40岁以上且同时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白蛋白尿、血脂异常等)。简单地说,一级预防的对象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缺乏运动、肥胖、高龄、有家族史、高血脂、吸烟等。

    对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既往心梗病史、冠脉旁路移植术、外周血管疾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等人群,专家推荐其应该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每天75~150mg治疗,这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被认为疗效最大、毒性最小。研究表明,在每挽救一位心梗患者所需费用上,阿司匹林只有华法林的15%、β受体阻滞剂的9%、他汀类的2%。

    专家认为,阿司匹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最重要的药物或标准治疗之一,目前尚无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总体优于阿司匹林,而且阿司匹林长期治疗的获益也远大于风险。因此,美国ACC/AHA指南建议,阿司匹林应该常规用于所有没有禁忌症的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无论其有无明显症状。即便没有症状,阿司匹林也推荐用于既往有心梗病史的患者。

    知识点

    1.一级预防干预的靶点通常是那些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以防止首次事件的发生。

    2.二级预防一般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卒中等事件的复发。

    (转载自《健康报》)

更多中药材
  •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