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正确使用夏季常用中成药

    夏天到了,炎热的天气,早晚温度的反差,雷雨交加的潮湿,这一切都是夏季常见病的高发原因,也使夏季常用药的代表——“藿香正气”和“十滴水”应用大幅增加。然而,“藿香正气”和“十滴水”在使用时同样需要辨证施治,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病用药。

    李先生患了“感冒”,流涕、鼻塞、咽痛、咳嗽、不烧。同事就说他是“热伤风”,因为是在夏天,所以就应服“藿香正气”。服药三天,还未见效,随后到医院就诊。医生说:中医认为,你这是风寒感冒,根据病史是入夜睡觉着凉所致,暑湿之证不明显,而且也没有胃肠症状,治疗应以疏风散寒为主,所以用“藿香正气”效果不好。

    “藿香正气”出自中医名著《和剂局方》,主要成分有藿香、苏叶、陈皮、厚朴、法半夏、苍术、大腹皮、甘草等;功能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引起的暑湿感冒证为主的头痛、身倦、畏寒、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在日常使用中,“藿香正气”有水、丸、散、软胶囊四种。“藿香正气水”用于暑天感寒,或伤湿所引起的泄泻、腹痛、呕吐症最为相宜,还可用于预防中暑;“藿香正气丸”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肠炎属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藿香正气散”治疗非特异性急性肠炎和流行性感冒以全身不适、发热恶寒、胃脘不舒、呕吐腹泻之证;“藿香正气软胶囊”最为常用,主治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恶寒发热者。

    临床使用“藿香正气”时,应嘱患者饮食清淡,服药期间也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对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均应根据每人体质不同用量不同。而“藿香正气”在夏末秋初时,症状相符者同样可以使用。此外,南、北方使用“藿香正气”应有一定区别,因为南方湿气较北方重,使用时还应配合祛湿的办法,如采用食疗,用薏米粥即可;而北方热气比湿气重,所以北方的暑湿感冒热重多,故而应加清热之药配合治疗,如感冒清热冲剂等效果更好。

    “十滴水”属于经验方,主要成分有:大黄、生姜(鲜)、丁香、辣椒、樟脑、薄荷冰等;功能是祛暑、散寒、健胃;主治因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及胃肠不适等症;除治疗中暑所致的以上病症外,外擦治疗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藿香正气”和“十滴水”均为夏季的常用药,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好区分。其实,“藿香正气”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为主,用于治疗暑湿感冒的头痛、身倦、畏寒、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十滴水”以祛暑、散寒、健胃为主,用于治疗中暑所致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状。

    总之,“藿香正气”和“十滴水”为夏季临床常用药,在使用时要加以区别,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转载自《健康报》)

更多中药材
  • 第一,就是像我说的病程较长,通常这类患者来就告诉你,老师啊,我这个腰疼啊好多年了,而且久治不愈,总是困扰着我。第二个特点,这类腰疼就是得劳则作。这种腰疼不是像我之前跟大家讲的,成天没完没了的疼。有的时候能缓解一点儿,有的时候加重一点,也就是......
  • 第一,来找我的时候,就是告诉我这个返酸特别的严重,整个这种食道都是这种灼热不适的感觉。吃什么奥美拉唑,或者胶体果胶铋等等这一类的药物。好几天儿,然后又反复的发作,再有就是胃胀,这两个症状导致它进食非常的不愉快,什么都不敢吃,吃多一点胃就受不......
  • 那么肛是指肛门,我们古代,称肛门为谷道,那么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日撮谷道100遍,治病消疾又延年,这是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每天收缩、收紧这种肛门100遍,也就是这种提肛运动,治病消疾又延年,而且古人还说了,谷道宜常撮,就是指,我们每天生......
  • 患者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男孩儿,他来诊的时候就告诉我说咳嗽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之前,得了感冒,发了几天烧,自己吃点药之后缓解了,不发热了。然后,现在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咳嗽,咯黄痰,嗓子也不疼,肺子里面也没有说胸闷的感觉,鼻子也通气儿,鼻子也......
  • 就是告诉我们,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温差变化比较大,那么在春天我们要多穿一点儿,不要说特别怕热,一热就着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着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据气温的变化来适当的增减衣物,调摄寒温,避免出现了这种,因为过寒过热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