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服用六神丸有讲究

    中药六神丸是家庭常备良药之一,沿用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在炎热的夏季,六神丸应用尤为普遍。六神丸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6味药组成,方中还含有朱砂,具有强大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特别对小儿咽喉肿痛、喉痹失音、口舌糜烂、牙痛、流行性腮腺炎有独到之功效。但服用六神丸有很多讲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辨证准确是关键

    六神丸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痹失音、乳痈背发、痛疡疗疮、无名肿毒、口舌糜烂、小儿热疖、牙痛、流行性腮腺炎等。近年来还用于治疗各类型白血病及咽喉癌等。若外邪束肺郁而发热,或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或肝气郁结之咽喉疼症,不宜用本药;气血虚衰、脾胃不足之体质即使患热毒之症,亦不宜用本药;痈疖疮面化脓溃烂者,不可外敷六神丸。

    联合用药要谨慎

    (1)与地高辛合用可导致地高辛样中毒,可引起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2)六神丸有抑制消化酶的作用,因此不宜与助消化药多酶片、胃蛋白酶及淀粉酶合用,否则会使消化酶降低疗效或失效。(3)硫酸盐会促使雄黄中的硫化砷氧化,会增加雄黄的毒性反应,故六神丸不宜与硫酸盐同服(如硫酸阿托品、硫酸亚铁等)。(4)含碘的华素片若与含朱砂的六神丸同服,因朱砂中的二价汞能与碘结合,形成碘化汞类有毒汞盐沉淀,可导致药物性肠炎。

    用法用量要严格

    六神丸每粒约70毫克,小儿一岁每次服一粒,两岁每次服两粒,3岁每次服3~4粒,4~8岁每次服5~6粒,9~15岁每次服8粒,成人每次服10粒,以上均每日两次。用于治疗口腔及咽喉疾病均应在口中含化后再温开水送下。外用时,取10粒用温开水或少许米醋溶成糊状涂搽患处,每日数次。六神丸中明雄黄是有毒的砷化物,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发生慢性砷中毒,致肝、肾损害,皮肤严重角化、皲裂、色素沉着。

    毒副作用要牢记

    六神丸的主要成分包括蟾酥、雄黄。蟾酥毒性很强,若过量服用,在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口唇和四肢发麻、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嗜睡、惊厥、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六神丸中的雄黄有解毒作用,但过量对心、肝、肾脏有损害作用。特别是小儿机体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娇嫩的内脏对该药毒性尤为敏感,更易引起中毒。因此,最好不给婴儿服用六神丸,周岁以上的小儿也应慎用,如需服用六神丸应遵医嘱,避免发生意外。

    特殊人群禁用

    六神丸功效卓著,但并非人人皆宜。六神丸含麝香和雄黄等成分,麝香能引起子宫收缩,会引起流产或早产,孕妇亦忌雄黄,故孕妇禁用;六神丸含有蟾酥,其有效成分为蟾毒素等,一次服过量即可引起中毒,两岁以下的婴儿应慎用,新生儿禁用;个别患者对六神丸可发生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祝建材)

更多中药材
  • 拉肚子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它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里的水分,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长期腹泻是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和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就排出体外,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腹泻......
  •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