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内消瘰疬丸

    《医学启蒙》卷三:内消瘰疬丸处方

    夏枯草240克 玄参 青盐各150克 海藻 川贝母 薄荷叶 天花粉 海蛤粉 白蔹 连翘(去心)熟大黄 生甘草 生地黄 桔梗 枳壳 当归 消石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痰凝气滞所致的瘰疬痰核,颈项瘿瘤,皮色不变,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临卧用白汤送下。

    注意

    孕妇慎用。

    摘录《医学启蒙》卷三清·《疡医大全》:内消瘰疬丸组成

    夏枯草八两三钱(250克)、玄参五两(150克)、天花粉一两(30克)、甘草一两(30克)、青盐五两(150克)、白蔹一两(30克)、当归一两(30克)、海藻一两(30克)、枳壳一两(30克)、桔梗一两(30克)、川贝母一两(30克)、制大黄一两(30克)、薄荷一两(30克)、连翘一两(30克)、海蛤粉一两(30克)、生地黄一两(30克)、硝石一两(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粉,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

    软坚散结,化痰消瘿。

    主治

    主治瘿瘤,瘰疬,痰核,伴见舌淡苔白,脉濡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颅内结核瘤、肛瘘等病症。

    1.颈淋巴结结核:60例淋巴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联合内消瘰疬片治疗,与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60例相比较,疗程4个月。观察1、2、4个月末临床症状及B超的变化,以颈部肿大淋巴结缩小1/2或消失,溃疡愈合及无新的肿大淋巴结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1、2、4个月末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34%、75.0%和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6.67%和76.67%。(《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第11期)

    2.颅内结核瘤:应用内消瘰疬丸结合常规抗痨治疗颅内结核瘤30例,与常规抗痨治疗30例作对照。通过脑脊液(1、3、6、9周)和MRI增强扫描检测头颅影像(1、3、6、12个月)的变化、临床症状,对比2组患者脑脊液恢复正常及颅内结核瘤吸收的数量。结果:治疗组22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14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肛瘘:应用内消瘰疬丸治疗肛瘘57例,与氟哌酸胶囊治疗56例作对照,疗程2周。以相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 9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43%。(《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痰核、瘿瘤等证,方用夏枯草、玄参、白蔹,蛤壳、连翘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配薄荷、天花粉增强清热解毒之功;配浙贝母、海藻化痰利水、消毒散结;大黄、玄明粉泻火、软坚、祛瘀,增强软坚散结之效;枳壳、桔梗行气解郁、除痞消痰;当归、地黄补血活血,凉血养阴;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应用以瘰疬肿大,按之软或坚实有疼痛,或瘿瘤按之软或坚,伴有低热等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淋巴结肿大等病症。

    方歌

    内消瘰疬夏枯藻,枳桔玄贝蔹荷翘,归地大黄花粉草,海粉玄明青盐消。

    摘录清·《疡医大全》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艾1两(锉细)。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嚼痛。用法用量上药煎取......
  • 处方艾不拘多少。制法烧灰细研。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新汲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处方艾叶(烧灰留性)2钱,白龙骨2钱,定粉2钱,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黄丹半钱(火煅飞过)。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1两作40丸,捏作饼子。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每服1饼子,先取油灯盏,水洗过,乳食前煎油灯盏汤化下。摘录《......
  •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浸,点眼。摘录《圣济总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