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四物汤

    四物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补益剂-补血

    【组成】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一剂煎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它是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的芎归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对诸种血虚证,均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化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冲脉虚损,则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再加下焦寒滞,则小腹作痛。若脾虚而不摄血,肾虚冲任不固,则崩中漏下等证也可相继发生。又或肝寒血滞,血行不畅而瘀停,可兼见癥块硬结,少腹脐周作痛。本方一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为主,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芍药敛阴养血。故全方尽属血分药。但组合得体,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构成治血要剂。

    【化裁】若血寒,经期腰腹疼痛,克酌加炮姜、桂枝、吴萸、枳壳、香附、桑寄生、续断温寒、理气,行血、止痛。如妊娠胎漏,可加阿胶、酒炒艾叶、炙甘草变为“芎归阿胶汤”。若血瘀不行,可加丹参、桃仁、红花而逐瘀行血。若血虚而有郁热,可加黄芩、丹皮。若气虚而不摄血,可加潞党参、黄芪、白术。总之,本方随证加减,可统治诸种血证。

    【附方】圣愈汤、桃红四物汤

    【附注】

    【文献】方论张秉成:“夫人之所赖以生者,血与气耳。故一切补气诸方,皆从四君化出,一切补血之方,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补气者,当求脾肺,补血者,当求之肝肾。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敛阴益血。二味为补血之正药。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机,故必加以当归、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以流动之。总之,此方乃调理一切血证是起所长,若纯属阴虚血少,宜静不宜动者,则归、芎之走串行散,又非所宜也。”《成方便读》

更多中药材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