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是国宝

    最近,连续看到两则有关中医的消息:一是阿曼苏丹国皇室在人民日报刊登广告招聘中医;二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文件,首次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从“补充替代医学”中分离出来,视为和西方主流医学一样的具有完整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西医的补充。这同国内某些人以反对中医为能事,不断寻找各种理由贬低中医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

    不是说外国人肯定了中医,我们就如何如何,而是说中医本来就是一门久经考验的独特医疗体系,应当大力弘扬,用以造福人类。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中医在中国国内的境况并不太好,与西医相比仍处于边缘状态。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是缺乏民族自信。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时屡战屡败,很多人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难逃厄运。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对西医深信无疑,对中医则是半信半疑:一种疾病如果中医治不了,那是中医不行;如西医也治不了,那就是这种病无药可治了。二是传承方式落后。在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社会中,所有的技艺和秘方都实行单传的方式,即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倘若没有儿子,上一辈的技艺和秘方往往无以为继。中医许多绝妙的祖传秘方就这样失传失散了。三是有关部门支持不够。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卫生部门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学习西医出身,他们对中医自然就缺乏了解,因此也看不上眼。在医务部门的施政纲领中,重点扶持项目几乎全是西医,医疗资源和经费也都是向西医倾斜的。四是庸医败坏中医声誉。有些人一穿上白大褂就成了坐堂中医,满口胡言乱语,患者用了他们的“大力丸”全然不见效果,以后就不再相信中医了。五是中药材质量下降。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天然中药材越来越少;随着一些人道德水准的下降,假冒中药材越来越多。即便是中医高手开出的药方,因药材的缘故也未必能够发挥预期疗效。另外,中医无精确数据,即使把病人治好了,也往往拿不出说明疗效的数据,给人以不科学的印象;而西医则相反,即使把病人治死了,也能够以精确数据说明死因。因此有一种说法:中医让人稀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

    尽管中医境况不佳,笔者依然认为中医根基深厚,独树一帜,大有可为。扭转中医困局的出路在于:首先国人要从思想认识上纠正对中医的偏见,中医是中国的国宝,同西医相比各有所长,是构建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可以大幅度降低医疗成本,为国人延年益寿。其次政府要从各方面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包括经费投入、强化中医教育、重视中医药研究、整顿中医行医秩序和药材市场秩序等等。让我们高兴的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表达了积极支持中医的态度。相信只要我们对中医去除偏见,加以支持,中医就能够复兴起来,并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更多中药材
  • 现在的人吃东西啊,过于丰富,不仅吃的多,而且吃的比较杂,这就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我们脾胃虚弱,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的,所以脾胃问题的类型当然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接下来,就会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辨证调理脾胃。中医......
  • 为什么稍微吃一些食物就觉得撑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胃动力不足所造成,胃动力不足导致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一直就停留在咱们这个胃里面,然后造成我们吃一点点东西就会有一种撑胀的感觉,那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三招第一招,不要坐着,要站着,生......
  • 看很多粉丝问我,中医看病为什么要看舌苔呢?舌苔呢究竟能看出什么来呢?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因为脾之外候,舌头通过经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跟五脏六腑相通,不同的是啊,舌面的区域对应不同的脏腑,舌的中部呢一般是属于脾胃,舌尖主心肺,舌的两边呢,......
  • 您是不是经常觉得口渴,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心里总感觉口干口渴,甚至会被渴醒,不喝点水就睡不着,非常呢影响睡眠,有些人呢,甚至睡前喝很多的水也没有用,不仅口干,而且还会出现夜尿多的问题,要频繁的起夜,那半夜口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造成口干的三个......
  • 症状:很多湿气重的人呢,都会有早起困倦,口臭,面容憔悴,舌边有齿痕,整个人每天都是浑浑噩噩地失去了活力,所以祛湿成了头等大事。那么如何祛湿呢?第一,饮食调节,我们可以吃一些利水化湿,健脾益胃的食物,像是山药,薏米,红豆,冬瓜啊等等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