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各有所长,看病对症进门

    生病该上医院,可是去看中医还是西医呢?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就此问题咨询了中、西医的专家,请他们指点了一下迷津。

    六种情况适合看中医

    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哪里,什么病该看中医,什么病找西医更有效又不花冤枉钱呢?北京市中医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王国玮介绍,从他从医的经验来看有6种情况比较适合看中医。首先是一些诊断很明确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肝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等,西医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为病人提供帮助,而中药可以改善症状,相对而言疗效好、副作用小。另外,像气管炎、肺炎这样的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的外感发烧、咳嗽感冒这样的常见急性病;疾病的恢复期,尤其是手术后、癌症放化疗后的调养;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和养生保健这6个方面中医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经过临床来看效果不错。

    一服中药十块钱,物美价廉

    以前,中医对于有明确诊断的急性常见病像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等都没什么有效的办法。但是近几年中医对常见急性病开始重视,也有了一些突破,尤其是通过这两年的流感季节,中医大夫对预防和治疗流感、普通感冒都有很多经验。比如儿科的外感发烧,咳嗽感冒过去多半用西医输液的方法解决,但现在吃中药产生疗效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过输液,所以到冬季的时候病人很多,尤其是儿科。虽然中药吃起来没有西药方便,但物美价廉,一服药10块钱左右,和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比起来效果一点也不逊色。

    中医对付疑难杂症有一套

    中医讲究的是用“整体观念,辨症施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治疗,所以中医大夫很擅长治疗那些诊断不清、不太常见的疾病。即使病人做的检查化验等结果没有异常,中医也可以针对症状先对症下药,“摸着石头治病”,病人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边发现病因、边调养、边治疗,效果不错。对于西医靠检查看不出问题,没法用药的疾病也能有针对性的治疗。

    赶走“亚健康”中医办法多

    现代社会压力大,节奏快,亚健康人群日见庞大。据调查显示,目前35岁到55岁年龄组的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上升。工作生活的超负荷运转,使很多疾病年轻化,中年人身体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所以更需要调理。现在白领比较迷信的维生素类药物只是单一的补充一种营养,并不是提高整体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的灵药。王国玮主任说:人的身体像一间屋子,每星期打扫就很干净,可要是一年都不打扫,不仅又脏又乱,而且老鼠、蟑螂等害虫都会滋生出来,所以调养对亚健康人群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中医的研究比较多,很多八十多岁的中医大夫仍然面色红润、鹤发童颜,是因为中医有独特的保健理论,不仅用于调理手术后、癌症放化疗后的病人,对亚健康人群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有急症还是要看西医

    普仁医院门诊办主任操东升大夫介绍,中医在很多方面都有独特的方法和疗效,但是有急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抢救的病人仍然不能耽误,要用西医的办法来解决。不过现代医疗的理念中,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越来越多,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既要靠中医,也要靠西医。医学作为有机的整体,中医也有西医化的倾向,像有的中医大夫现在也不完全靠望闻问切,而是开始看一些检查结果,就是一种结合。

更多中药材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
  •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病人,这个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餐后血糖,他根本就没有监测,因为早上起来比较容易能想起来,早上起来没吃饭的时候,刚起来在床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测一个血糖,然后吃完饭需要到两个小时的时候再测。这个情况就......
  • 大家好,这个糖尿病,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它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降......
  • 咱们这个人体,就好像大树一样,阴是什么?阴指的是阴液,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液,气属阳,水属阴,那阴虚就是说我们的体内的水少了,就像大树一样,如果雨水少了,首先会表现出什么呀?就会表现出枝叶干枯,叶黄了,枝干变脆了,树叶上的水分变少了,表现到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