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西瓜根叶

    《中药大辞典》:西瓜根叶拼音注音Xī Guā Gēn Yè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西瓜。夏、秋采取。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功能主治

    治水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西瓜根叶拼音注音Xī Guā Gēn Yè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叶或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Matsum.et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有明显的棱沟。卷须2歧,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长8-20cm,宽5-18cm,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为淡绿色,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雌雄同株,雄花,雌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征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状状,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以、渚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形,略呈卵形,黑色、红色、白色或黄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印圆,经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归经

    归大肠经

    性味

    味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水泻;痢疾;烫伤;萎缩性鼻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搽。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ónɡ Máo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母猪精、细叶牛奶树、石榕、奶汁草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广东、贵州。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健脾利湿。主......
  • 《中药大辞典》:丛毛榕根拼音注音Cónɡ Máo Rónɡ Gēn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小叶钻石风、奶汁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丛毛榕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林阴处。分布贵州、广西、福建、浙江等地。原形态......
  • 拼音注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llania tamarisci(L.)Dum.subsp.moniliata(Reinw......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小羊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茎节的膨大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生......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 Cǎo别名毛尖茶、野洋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秋后花萎谢后挖根,洗净,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