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治疗三个最基本征候脂肪肝

    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当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肝组织切片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有脂滴存在时,称为脂肪肝。本病的诱因是大量饮酒、肥胖、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药物、营养不良和遗传缺陷等,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两大类。

    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轻度全身不适、倦怠、易疲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阳痿等。

    脂肪肝的治疗一定要戒酒,按中医辨证可以归纳为3个最基本的症候,初期为肝胆湿热、酒毒蕴结;中期为肝郁脾虚,湿阻阳遏;后期多为肝肾阴虚、痰瘀阻络。

    早期脂肪肝:没有明显症状、体征,也没有肝功能改变。中医治疗,应以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清热利湿为主。处方:党参30克,何首乌20克,桑寄生12克,当归6克,田基黄20克,苦参15克,蒲公英15克,茵陈12克,虎杖5克,土茯苓20克,白术、茯苓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中期脂肪肝:肝功能轻度异常,肝大明显,治宜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炮甲片10克(先煎),龟板20克(先煎),加强软肝滋阴的作用。

    后期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蛋白异常,甚至出现腹水,属中医“积聚”“膨胀”的范畴,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宜滋阴清热、利湿散结,养肝益气等。处方:大黄10克(先煎),鳖甲30克(先煎),人参10克,生黄芪5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当归5克,熟地20克,龟板20克(先煎),炮山甲12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丝瓜络10克,地龙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三七5克(研末,分2次冲服)。日1剂,水煎服。

更多中药材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