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癃闭之治脾法

    属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与水液代谢之枢纽。若其运化无力,转输失职,清不升而浊不降,三焦气化不利,则发为癃闭。故《灵枢·口问篇》有:“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之明训,后世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为有效而常用方剂。如章柏年老中医治疗高年癃闭,脉细弱、舌淡苔薄,四肢不温,中气不足者,习用补中益气汤加官桂、桔梗以补气升阳[9]。与之相似,翟明义老中医对脾虚不运、中气下陷之癃闭选用补中益气汤原方治疗多有良效[10]。再如,张鹏程老中医治妊娠癃闭,神疲体瘦,大便不通,舌淡胖有齿痕,苔腻中心微黄,脉弦滑,辨为气虚胎坠,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桔梗、大黄少许,一剂稍通,二剂霍然[11]。粱启春老中医治一11天之婴儿癃闭案也很有说服力。患儿自出生以来11天不能自行排尿,膀胱区胀满隆起如鸭蛋大,按压时未能排尿,四肢瘦小。入院后给予抗生素并长期导尿,多次试拔导尿管,始终不能自行排尿。初诊选禹功散合牛膝葵子汤化裁5剂无效。再次仔细辨证,发现形体消瘦,神疲欲睡,指纹不显,脉细数,唇淡,舌淡红而润。乃认为脾气虚弱,不能升提所致。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禹功散化裁,1剂即效[2]。

    再举一辨误医案。成大权老中医治一老年患者,小便不通4天,已用五苓散无效,诊见胃纳欠佳,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辨为气虚。于五苓散加人参30克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下,1剂而愈[12]。一药之加,其效立现,则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颜德馨教授认为补脾不如运脾,故常选苍术运脾以振奋生化之权,并配合升麻升发清阳,牛膝利水降浊,从而恢复中焦运化转输功能,以利气机之通畅。此与上述经验同中有异者也。

更多中药材
  •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
  • 那么在中医看来,这种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的范畴。那么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绞痛啊,心肌梗死,关系是密切的。从中医的病机来看胸痹,那我们从......
  • 总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气短,爱感冒的临床表现,又有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多梦,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这样的血虚之象。这种临床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了,那怎么来治疗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气血两虚的治疗其实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气血双......
  •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