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肩颈后背疼痛,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他都很疼,抗风湿药,止疼药都用过,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另外呢,患者舌苔白,脉是一个弦紧之脉,经过患者的叙述,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个患者有几次冬泳的体验,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冷水洗浴,不管哪个季节都是坚持冷水洗澡,从这儿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了这位患者的病因在哪里了吧。无论是冬泳还是冷水洗澡,都会导致寒湿之邪瘀滞了太阳经脉,咱们的足太阳膀胱经走的肩颈后背,冬泳也好,洗冷水浴也好,都会让人感受外来之寒湿,寒湿之邪瘀滞了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气血不行,就会造成了颈肩后背的疼痛。另外看看患者的舌脉,苔白,脉弦紧,脉弦主痛,紧主寒,苔白煮的还是寒湿了,患者目前就是一个寒湿瘀滞机表,患者就会感到怕冷,肌肉的僵硬不适,这时候怎么办呢?

    当然就是把瘀滞在太阳经的寒湿之邪给它化散支开,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张张仲景《伤寒论》里头所提到的一张方子,那么在伤寒论当中一条条文就提到了,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从方子组成来看有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那么又加了麻黄和葛根,我们方当中麻黄加强了全方解表发汗之力,桂枝和白芍来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生姜和大枣又加强了桂枝、白芍调和营卫,温通经脉之力,甘草调和诸药之性,葛根在这个方当中,升脾胃清阳之气,可以输布津液到筋肉,这样具有很好的止痛舒筋之效,桂枝、甘草的合用有辛甘化阳之力,芍药甘草的合用又有酸甘敛阴之性。当然了,有的时候上面这些散寒除湿的力道不够,那我们就可以加减了,我们可以加仓竹来增其苦温燥湿,辛温解表之力,驱散寒湿之力的力道就更大了,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的加减,那么就可以随机应变,因人而异了。

更多中药材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