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土家族医药简史

    由于土家族仅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自然也就没有土家族文字记载的医药知识古籍。我们从汉字记载的土家族史籍中发现明清年间的地方志中零星记载的民间医药内容。“民间草医,起之何年,溯源难明,搜集资料极为有限,故所载欲言不达,后人颇稽考”。对土家族医药研究缺乏直接史料,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正如有关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没有文字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主要靠口耳相传,代代承袭。当我们祖先没有发明记载思想语言工具之前,都是把传说看成重要史料。……过去学者们把古代的传说言论和书本记载并重,不是没有原因的。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医药,这些极为丰富的医药资料,虽无文字记载,但经千百年“口口相授”和“代代丰富”的创作过程,以口碑文献的特殊形式传承不衰。通过对“口碑文献”和民间医药抄本的搜集整理,发现这些源于民间的医药和乡土疗法,经历代药匠(土家族对医生的称呼)在实践中探索和经验总结,使之成为形式特殊。内容广博、民族气息浓厚的土家族医药。中医在本地区的传播与应用,文献记载始见于1391年(明洪武年间)浙江人氏金彬随朝廷官军入湘西北大庸行医,始将汉医传入湘西土家族地区。西方医学只是本世纪20年代传入本民族地区。在汉医和西医未传入土家族地区以前,只有民族医药为土家族人民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土家族医药发展过程中,按原始社会、古代、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划分也许并不适宜。从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分为秦汉时期及五代以来两个阶段。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土著先民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治验疾病,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由于外来民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五代时期到“改土归流”前几百年间,基本还是实践知识的累积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体系。清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土人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土家族民间出现了许多有关医药抄本,如湘西有《七十二症》《三十六疾》《四惊症》《草医药案》《急救良方》《老祖传秘方》《草药十三反》《七十二七》等。鄂西州有:清末名医汪古珊《医学萃精》一套,共16卷,40余万字,此书是集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药于一体,突出地方特色的医药专著。据《鄂西报》1985年5月报道:“鄂西州咸丰县失传50余年的医药专著《秦氏玲珑医鉴》,最近在来凤县大河区一农家发现其原始抄本,共5册26万字。”据当地人士介绍,该书收载许多当地民族医药内容。还有《蛮剪书》《血医专书》《草药汇编》《外科秘书》《医学秘授目录》《医方精选》《陈为素记》《临床验证回忆录》《人畜医方录》《医学指南》《眼医诊艾》《草药三十六反》《民族药性歌诀》等。以上收集的医籍(或抄本),有的书清代以前就流传在民间,有的药物考证,可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有的书中有理、法、方、药的记载。经初步分析,这些医籍和抄本同收集整理的“活资料”(口碑文献)一样,有其悠久的历史;是土家族人民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包括诊疗、疾病、药物、保健等;从整体上来看,既不同于中医,也不同南方其他民族医药,如苗医、侗医、瑶医等,是土家族的道地医学。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