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岩谷伞

    拼音注音Yán Gǔ Sǎn别名

    茴心草(《云南中草药》),茴新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溪边碎石间和潮湿林地。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原形态

    苔藓类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略呈褐绿色,略具光泽。疏生或成片散生。茎直立,具明显横生根茎。茎下部叶片小,鳞片状,紫红色,紧密贴茎,顶叶大,簇生如花苞状,长倒卵形域长舌形,具短尖,边缘明显分化,上部有细齿,下部有时内曲,中肋长达叶尖。雌雄异株;蒴柄紫红色,直立,顶部弯曲成弓形;抱蒴下垂,圆柱形,台部短;蒴齿两层;蒴盖凸形,有短喙。孢子球形,黄棕色。

    性味

    辛苦,平。

    ①《贵州草药》:"辛微苦,凉。"

    ②《云南中草药》:"辛苦,平。"

    功能主治

    镇静安神,清心明目。治心脏病,神经衰弱,阳痿。

    ①《贵州草药》:"清热明目。"

    ②《云南中草药》:"养心安神.治心脏病。"

    ③《云南中草药选》:"镇静。治精神病,神经衰弱,阳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

    ①治心脏病:茴心草一至三钱,冰糖或酒为引。煎汤服。(《云南中草药》)

    ②治精神病,神经衰弱:茴新草二至三钱,辰砂一钱。水煎,加酒少许,内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目赤:岩谷伞、柏枝果各适量。煎水熏洗眼睛。(《贵州草药》)

    ④治刀伤:岩谷伞适量,捣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苏子)入药。夏季采叶或嫩枝,7~8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或......
  •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拼音注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主为紫苏酮。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经。“性......
  • 《中药大辞典》:白苏子拼音注音Bái Sū Zǐ别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生境分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自河北至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产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
  • 拼音注音Bái Sū Z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子果实压榨出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全国多有栽培,少有逸为野生。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至长江流域以......
  • 《中药大辞典》:白苏梗拼音注音Bái Sū Gěnɡ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生境分布产江苏、安徽、四川、云南等地。性状干燥的茎,叶片大多脱落,常带有果穗。茎圆角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