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于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上,并产生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治疗的范围广。火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铜罐、玻璃罐和牛角罐等。民间以竹罐最为常用。

    竹罐的制法:选内空直径4-7cm的老竹子,锯成10-llcm长的竹筒,一端留节作底,一端作口。削去青皮,将罐口修成厚约2mm左右,打磨光滑,并用姜水煮过,晾干备用。

    拔罐方法:根据病情确定拔罐部位,然后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罐口涂上特制的药液。将纸片烧燃,待火稍大后投入罐内,即迅速从侧面横扣在应拨罐的部位上,即可吸住。一般经5-10分钟,即可将罐取下。取罐时,一手按压罐口边的皮肤,一手按住罐子,稍向一边倾斜,使罐口进入空气,火罐自然落下。

    适应症及取穴如下。(1)感冒:肺俞、风门、印堂、大椎、合谷;(2)头痛:印堂、太阳、大椎;(3)支气管炎:身柱、肺俞;(4)咳嗽:肺俞、云门;(5)哮喘:天宗、肺俞、膻中;(6)胃病: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7)呕吐腹泻:神阙、天枢、气海、关元交脾俞;(8)痢疾:腹痛、天枢、中板、中脘、关元、气海;(9)胁痛:阿是穴;(10)腰痛:肾俞腰俞、腰阳关、次肩髎及阿是穴;(11)肩背痛: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及阿是穴;(12)腰腿痛:肾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绝骨及阿是穴;(13)腿难屈伸:环跳、委中、肾俞、足三里;(14)手不能举:大杼、肩髃、曲池;(15)上肢痛: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腰俞及阿是穴;(16)下肢痛:环跳、足三里、绝骨及阿是穴;(17)腰背痛:大椎、环跳、肾俞、命门,委中及阿是穴;(18)坐骨神经痛:环跳、委中加臀部及腰部压痛点;(19)上肢麻木、萎缩:腕背及肘外侧;(20)痛经:气海、中极、关元、天枢、肾俞;(21)白带:关元、气海、三明交;(22)产后腹痛:关元、足三星、血海;(23)外伤性腰痛:肾俞、环跳、委中及阿是穴;(24)荨麻疹:曲池、足三里、血海、三明交、合谷。

    注意事项:①身体极端枯瘦肌肉失去弹力者;②皮肤有损伤、皮炎或有严重过敏者;③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精神病,孕妇,月经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年老体弱和小儿患者,肿瘤,瘰疠。不适宜施用本法。

更多中药材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