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井底泥

    《中药大辞典》:井底泥拼音注音Jǐnɡ Dǐ Ní别名

    井底沙(《证类本草》)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性味

    寒。

    ①《证类本草》:"至冷。"

    ②《本草经疏》:"味甘而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妊娠热病,胎动不安;头风热窟,天泡疮,热疖。

    ①《证类本草》:"主治汤火烧疮。"

    ②《品汇精要》:"主天泡疮。"

    ③《纲目》:"疗妊娠热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护胎气。"

    ④《东医宝鉴》:"治蝎螫。"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

    复方

    ①治妊娠得时疫病,令胎不伤:井底泥敷心下。(《肘后方》)

    ②治头风热痛:井底泥和大黄、芒硝末敷之。(《千金方》)

    ③治小儿热疖:井底泥敷其四围。(《谈野翁试验方》)

    ④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温则易。(《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井底泥拼音注音Jǐnɡ Dǐ Ní别名

    井底沙

    英文名black silt in a wall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淤积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归经

    心;肝经

    性味

    淡;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安胎。主妊娠热病;胎动不安;头风热痛;天泡疮;热疖;烫火烧伤

    用法用量

    外用:涂敷。

    复方

    1.治妊娠得时疫病,令胎不伤:井底泥敷心下。(《肘后方》)2.治头风热痛:井底泥和大黄、芒硝末敷之。(《千金方》)3.治蝎毒:井底泥涂之,温则易(《千金方》)

    各家论述

    1.《证类本草》:主治汤火烧疮。

    2.《品汇精要》:主天泡疮。

    3.《纲目》:疗妊娠热病,取敷心下及丹田,可护胎气。

    4.《东医宝鉴》:治蝎螫。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拼音注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的全草或叶。生境分布分布西南及南部。原形态蔓生草本,全株有腥味,光滑无毛。茎软弱,......
  • 拼音注音Bǎi Lǐ Xiānɡ别名地椒、麝香草来源为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T.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兴凯百里香)T. przewalskii (Komar.) Nakai,以......
  • 来源杜鹃花科百里香叶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布甘肃、青海。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用法用量鲜品2~3钱,水煎服。干品2两,酒1斤,浸泡1周,去......
  • 拼音注音Bǎi Chǐ Wèi Máo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unymus centi......
  • 《中药大辞典》:碧桃干拼音注音Bì Táo Gān别名桃枭(《本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枭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分类草药性》),桃干(《现代实用中药》),瘪桃干(《中药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