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民调显示87.8%的受访者相信中医

    不久前,网络上掀起的一次签名征集活动,把长期无人问津的中医中药一下子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公众,都纷纷投身到这场关于中医是存是废的讨论中来。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14677人参与),8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不过,有趣的是,调查中仅有27.7%的人声称,“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

    针对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中医中药是伪科学”的说法,10月10日,卫生部表明了态度:坚决反对。发言人同时指出,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确实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但是,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中西医并重”是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而另据某网站近期一项20219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中医”。

    由此看来,中医得到了政府和大多数公众的“力挺”。然而在谈到为什么“相信中医”时,人们给出的理由却不尽相同:74.4%的人认为是由于“中医确实能治好许多疾病”,41.8%的人则觉得“中医是国粹”,还有31.0%的人认为“中医的理论让人信服”。

    虽然一些激烈的反对者认为,中医的效果很可能来自“安慰剂效应”,并非真的能够治疗疑难杂症,但抛开一切外在概念,中医作为一种治病的手段,“能不能治好病”才是最关键的。有受访者留言说:“就算中医是‘伪科学’,但只要它能治我们的病,那就比什么都强。”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中药的一些毒副作用确实授人以柄。2003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龙胆泻肝丸致尿毒症事件”此次又被重新提起,用以证明传统中药的安全性问题。类似的事件还有,去年德国一家医院曾经从中国进口了106种中药饮片,经检测不合格的达到32种,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占了11种;今年8月,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对进口自中国的“复方芦荟胶囊”进行检测时发现,其中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

    面对如此截然相反的信息,人们自然会疑惑:到底该相信一连串现代科学的检测数据,还是该相信老祖宗留下的传承了数千年的宝贵经验?

    长久以来,中医在我国从来不乏支持者。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医在它的发源地“活”得令人满意。本次调查中,仅有27.7%的人生病后首先想到看中医,61.3%的人认为“中医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不乐观”。

    55.9%的人担心,现有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师。这一点恰恰也是让中医界最为难的。广西中医院教授刘力红在其著作《思考中医》中指出,中医没有现代科学那样的通透性,必须靠学生个体自身去用功,因此师徒传承就显得必不可少。但是,现在严重西化的教育模式则中断了这个过程。他感叹:随着众多老中医的谢世,中医真正意义上的“师”还会有几个?

    调查中,一部分受访者对争论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质的话题颇为反感。他们认为,科学不是最高目的,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并不重要,只要中医中药能够在西医之外提供另外一种就医的可能性,就没有被强制退出医疗领域的理由。“西医也不是万能的,那么,多一种选择对病人来说不是更好吗?”

更多中药材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