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灸法

    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1、艾条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

    (2)操作方法:

    ①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②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③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

    ④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

    2、艾柱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

    (2)操作方法:

    ①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

    ②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

    ③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

    ④一般每次灸3~5壮(每个艾柱谓一壮)。

    3、隔姜灸、隔蒜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0.2~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

    (2)操作方法:

    ①暴露应灸部位。

    ②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

    ③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

    ④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

    4、艾灸护理

    (1)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

    (2)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

    (3)灸后如起小水泡,一般不须处理或涂龙胆紫,较大水泡应消素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涂上龙胆紫或金万红软膏。

    (4)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

    (5)艾灸毕应为病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凡颜面、五官区域、大血管、粘膜处及热证,一般不宜艾灸。

    5、在护理中的应用

    (1)脾胃虚寒性胃痛:灸中脘(隔姜灸)、内关、足三里。

    (2)脾虚型腹泻:灸天枢(隔姜灸)、神阙(隔盐灸)、足三里、肾俞、脾俞。

    (3)虚脱、四肢厥逆:灸百会、神阙(隔盐灸)、涌泉

    (4)虚寒型痛经: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

    (5)虚寒性腰痛:肾区放灸盒

    (6)风寒湿痹:局部关节临近穴位

    (7)恶心、呕吐、急性腹痛:脐部隔盐灸

    (8)未溃破之疖肿处隔蒜灸

更多中药材
  • 中医是需要辨别一下,虚主要是气血阴阳。气虚呢?简单跟大家说就是气力不足,气属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医都叫做气虚。血虚呢,跟气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虚导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说功能还可以,但是血液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你容易功能......
  • 大家在网上今天可能看到一个,有一个说的是大胃王,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这样的节目,国家出这个政策了,禁止再表演这样的节目了是吧?一个是作秀还是浪费粮食,那么今天我就从医学这个角度啊,跟大家说这个暴饮暴食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医认为......
  •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
  •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