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芷栽培技术要点

    一、生长环境

    白芷喜温暖湿润气候,既怕高温,也怕严寒。北方冬季会枯苗,以宿根越冬。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冬季植株能正常生长,相反在夏季会枯苗,以宿根越夏。种子在15度以上即会发芽,幼苗能耐-6-8度的低温,气温在5~15度之间都能正常生长。种子出苗期,雨水过多易引起拦种;土壤缺水会使枝叶萎蔫下垂,主根易木质化或形成分叉;过于潮湿或积水,又易发生烂根。喜向阳、光照充足的地势,过于荫蔽,植株纤细,生长发育差。白芷是根深性植物,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含腐殖质多的砂壤土,土层浅薄、石砾过多的土壤种植,植株主根分叉多,品质较低。

    二、栽培技术

    整地:前作以禾木作物为宜,不易与花生、豆类作物轮作。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亩施圈肥或堆肥2000~5000kg,撒匀后,深耕耙平、整畦。基肥不宜施氮肥,翻耕深度25-30cm,畦的宽度一般为100-180cm,畦面要平坦或呈瓦背形,土壤要疏松细碎。

    播种:用当年收获的经过选育的良种直播,最宜播种期为白露后5~10天内,即9月上旬,长江流域及以南产区习惯采用穴播,行距25-30cm,穴距17-20cm,每穴播种子10粒左右;河北、河南多采用条播,沟距20~23cm,均匀撒入种子;浙江一带有用撒播的。穴播惯用火石灰拌种,播后不必覆土;条播用锄推一遍覆土;撒播者,播后盖薄土和稻草。条播、撒播每亩用种量一般掌握在1.5-2kg。

    三、田间管理

    间苗:北方早春幼苗返青高5-8cm时,去掉过密的弱苗,苗高10~15cm时定苗,每穴留苗1~2株,条播的按株距17cm留苗。南方分别在秋播后幼苗长到高3cm、7~10cm和次年2月下旬分三次进行间苗,每穴定苗3株,三角形排列,条播按株距10-l7cm留苗。定苗时,应将生长过旺、叶柄呈青白色的植株拔除。

    中耕除草:每次间苗都要同时进行中耕除草。第一次苗小宜用手拔草,第二次中耕可稍深,第三次要彻底除草一次,以后植株郁闭,就不便中耕除草。

    控制水肥:白芷虽喜水肥,但在幼苗前期不应多用,冬前春后一般不浇水,以防幼苗冬前旺长。正常情况下,立夏以后,陆续浇水四次追肥1~2次,第一次浇水在5月中旬,并随水施人粪尿1000kg,5月下旬进行第二次浇水,第三次浇水安排在6月上旬,同时追施人粪尿2000-2500kg,并施饼肥40kg或硫胺20kg,6月下旬再安排第四次浇水。植株闭郁后,要注意防止地内积水,特别是在雨水集中的季节,尤要适时排水。

    摘心晾根:冬前生长8~10片真叶的白芷,春后易长早发,形成生长中心。对此,在5~6月,应采取摘心晾根来控制其长势。摘心应在茎尖形成明显生长点时,选晴天上午用竹刀将茎心芽搞去(约1Cm),以去掉项芽为好,摘心后切忌马上浇水,浇水追肥应要安排在摘心后的3~5天,以防腐烂和死亡共中断其抽苔条件。晾根是为控制植株过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以达减少抽苔,即对有明显抽苔的白芷,先深锄一次,选晴天扒土晾根5~7天,深度为根茎的1/3,但不得伤主根或摇动幼根,然后封根浇水施肥,晾根应在6月中旬花序分化以前进行,以达防止抽苔的目的。

    拔除早抽苔苗:早抽苔苗,影响其他植株生长,并易使根茎木质化,粉性差,质量产量均会下降,发现早抽苔苗,务要及时拔除。

    选育良种:白芷必须专门培育良种,也是防止早抽苔的重要措施,有原地留种和选苗培育两种培育方法。原地留种是在第二年采收时,留下部分不挖,第三年开花结籽。选苗培育是在第二年采收的同时,选择主根直、无病、粗细中等的种苗移栽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第三年种子成熟后,分批采收留种。为了保证优良品种的培育,原地留种和选苗培育均要加强田间管理,除合理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等常规丰产措施外,重要环节是对植株合理修枝。方法是:剪去主茎和二、三级枝上的花序,保留一级枝花序,使其供养得到保障,以达到优种的种胚发育成熟一致,缩小种籽个体差异的目的。

    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黑斑病(也称斑枯病)和根结线虫病。黑斑病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初起暗绿色,扩大后呈灰白色,病斑上生小黑点,并会形成多角形大斑,斑硬脆易破裂。防治方法:(1)、收获后选种时集中处理病残株选留无病的种子;(2)、发斑初期摘除病叶,并用1:1:12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喷洒。根结线虫病为害根茎,影响正常膨大,使细根丛生,造成地上部生长不良。防治方法:种植前半月用滴滴混剂处理土壤,每亩用药40~60kg沟施,施药后,立即覆土掩盖。

    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钻心虫、黄风蝶幼虫等为害。蚜虫防治一是彻底清除杂草减少其迁入机会,二是注意保护和培养、利用天敌,如利用七星瓢虫等捕食,还可利用有翅蚜虫喜向黄色运动的习惯,在田间挂黄色塑料板涂机油进行诱杀;药剂防治可连续使用乐果、敌敌畏、鱼藤精等农药。红蜘蛛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发生后用1605或乐果喷洒。黄风蝶幼虫、钻心虫于8月发生,可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乐果2000倍液或青虫菌300倍液毒杀。

    五、收获加工

    收获:秋播的第二年叶子变黄,心部叶未抽出时采挖收获。南方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北方在8月下旬。收获时选晴天,先割去茎叶,然后深挖刨起根部,避免挖断、挖伤。

    加工:挖出根部后去掉地上部分,抖净泥土,置阳光下曝晒干燥,干燥过程中切忌雨淋,收获时如雨水过多,应用火烘干。南方产区多采取硫磺薰后再曝晒,可加快干燥。

    (励月辉 张志勇 安福聚)

更多中药材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