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观画治病

    观画,能令人赏心悦目,愉悦身心,提高修养和学问。从医学角度看,观画还能防病治病,特别是能够缓和人的紧张心理和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减轻内外环境对人体的精神压力,达到治病的目的。

    清初,江苏太仓有一位擅长山水画的大画家王时敏。在他78岁高龄时,因偶感风寒,整日痰壅气喘,咳嗽不已。一日,正在家中调养,弟子王石谷来看望他,并带来一幅新作《溪山江树图》,请老师指点。当画轴徐徐展开,但见远处是云雾缭绕,苍茫辽远的山峦,接着便是茂林参差,飞瀑直泻,枫林如火,楼台掩映,再下就是满目红树,溪水蜿蜒……王时敏见后精神不觉为之一振,竟爱不释手。王石谷见老师很喜欢这幅画,就将它留下。王石谷走后,王时敏整日观赏,全身心地投入到溪山红树之中,不知不觉间竟忘却了病痛之苦,咳嗽症状也随之消失。王时敏欣喜之余,提笔在画上写道:“余时方苦嗽,得此饱玩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昔人檄愈头风,良不虚也。”

    无独有偶。南北朝时,鄱阳王被齐明帝杀害,王妃悲痛难已,茶饭不思,神志恍惚,最后竟一病不起,奄奄待毙。王妃之兄南郭郡守刘滇,多方求医,均无济于事。后请当时绘画名家殷倩作一幅鄱阳王画像,旨在让其妹临终前对其夫聊寄一点哀思之情。殷倩慨然允诺。几天后绘就了一幅鄱阳王生前和一位宠妾在镜前调笑的一副丑态,且形象逼真。王妃一见,从病榻上陡然坐起,满面愁容一扫而光,指着画像骂道:“这匹夫,真不是东西,早该千刀万剐了!”不几日,王妃的病竟奇迹般地不药而愈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幅画是给王妃心理上来个反刺激,即用嫉恨去冲淡由爱而生的哀伤情绪,从极度的哀思中解脱出来。“心病还须心药医”,王妃“观画治病”的道理也就在这里。

更多中药材
  • ► 飞蚊症是什么?眼睛的飞蚊症大多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例如视网膜脱落,眼睛发炎等。► 飞蚊症有什么病症?视线范围内出现点状、线状、网状、水泡状,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东西时,发现灰黑的点状或呈线状影像,随著眼球的移动,慢......
  •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
  •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