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脾胃虚弱儿童入秋要防胃肠道疾病

    本报讯(记者杨凤立)今日立秋,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和四季是相对应的,而立秋是所谓“长夏”的开始,中医专家提醒市民,时节要注意脾脏的保健,尤其是年幼体弱的孩子要注意脾胃虚弱可能带来的胃肠道疾病。

    北京中医医院王国玮副主任医师指出,发育还不完全的小孩本身脏腑就比较娇嫩,“脾常不足”;加上经过“苦夏”的消耗,昼长夜短的情况下睡眠时间短,小孩子又喜欢吃冷饮等寒凉食物,更易脾虚。因此,立秋后很多孩子会有厌食、腹泻、腹胀、大便没规律、乏力等情况,小儿秋季腹泻以及各种胃肠道疾病发病人数也明显上升。

    因此,从立秋起家长要注意小儿保健,如要让孩子生活有规律,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少让孩子吃雪糕等冷饮。早晚偏凉的时候要注意别让孩子受凉,睡觉一定要为孩子盖好肚子。还可以让孩子多吃些健脾食物,如莲子、薏米、山药熬成粥,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分足的水果(如梨、苹果、西瓜),也可以把水果榨成汁。饭前还可以先喝碗清汤,稀释菜的盐分,保持体内水分。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