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细胞形态(leukocyte;leucocyte;whitebloodcell)

    白细胞形态(leukocyte;leucocyte;white blood cell)【正常参考值】正常形态【异常结果分析】1.中性粒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严重化脓性感染、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大面积灼伤、恶性肿瘤等,均可使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毒性改变。常见的有:①细胞大小不等;②中毒颗粒;③空泡形成:粒细胞受损后,胞浆发生脂肪变性,在胞浆中或细胞核上出现空泡变性;④核变性:可有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碎裂等变性。(2)巨多分叶核粒细胞:胞体较大,细胞直径可达16~25um,核分叶常在5叶,甚至在10叶以上,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3)棒状小体(Auer小体):在急性粒细胞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的胞浆中可出现,它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参考价值。(4)球形包涵体(Dohie体):见于严重感染,如猩红热、白喉、肺炎、麻疹、败血症、灼伤等严重感染时。2.异形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现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少数为B淋巴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不超过2%,根据细胞形态特点,异形淋巴细胞可: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三型。异形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①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形淋巴细胞可高达0.10以上,另见于某些细菌感染、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或原虫感染如疟疾等;②药物过敏;③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④其他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1)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叶者超过0.0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更多中药材
  •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