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肝脏也要减肥

    广东地区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人口脂肪肝患病率高达17.5%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瑜元

    最近,广东地区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脂肪肝患病率为17.5%。

    在脂肪肝的高发人群中,体重指数在23-28的超重人群中,约有31.9%的人患脂肪肝。而肥胖人群更为严重,有55.4%的人都是脂肪肝。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肥胖患者,肝脏也肥胖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瑜元说,患了脂肪肝其实也不必太紧张,对于轻、中度患者,只需要饮食控制、多运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基本可以控制病情。

    9成以上患者病情较轻

    陈先生是一家公司经理,经常要应酬客户。今年体检做B超发现得了脂肪肝,但医生说他只是轻度脂肪肝,无需吃药,只要注意控制饮食、少喝酒、多运动基本可以控制病情。像陈先生这样患脂肪肝的人可不少,对于脂肪肝,有人无所谓,有人则很担心。到底脂肪肝是一个什么病,该如果治疗呢?

    李瑜元说,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常见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脂肪肝的英文是fattyliverdisease,形象一点翻译的话就是肥胖的肝脏,一般来讲,肝内脂肪———甘油三酯的体积大于正常肝脏湿重的5%,就被诊断为脂肪肝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脂肪肝是指非酒精性脂肪肝。

    广东地区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都是轻、中度,96.48%的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度脂肪肝患者不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肝将以每年1-3%的速度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到了肝纤维化的时候,病情无法逆转,肝脏将受到很大的损害。

    脂肪肝的致病原因

    致病原因1:肥胖

    危险指数:★★★★★

    对策:减肥

    适用于所有超重、肥胖(内脏性即腹部突起型)和体重迅速增加者。

    医生建议:

    控制饮食,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如果这些仍不能使体重减轻,而体重指数已经大于27时,可以适用减肥药物,如抑制食欲的西布曲明,可减少吸收的奥利斯他,不过,这些药物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里要指出的是,体重下降太快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因为肝脏是个分解脂肪的工厂,短时期内要它加班加点,也会不堪重负而代谢紊乱。

    致病原因2:高血脂

    危险指数:★★★★

    对策:降血脂药物

    适用于血脂紊乱,经基础治疗如饮食控制、运动、减肥和使用降糖药3-6个月无效者。

    医生建议:

    有高脂血症的人群中,20%-92%患有脂肪肝,对于血脂紊乱的患者,可选用贝特类降甘油三酯的药物以及的他汀类将胆固醇的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降血脂药物具有肝毒性,有可能在降血脂的过程中,造成对肝脏的药源性损害,所以,服用此类药物一定要遵医嘱。

    致病原因3:胰岛素抵抗

    危险指数:★★★★★

    对策:胰岛素增敏剂

    适用于2型糖尿病,糖耐量损害,内脏性肥胖患者。

    医生建议:

    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8%-55%的人患有脂肪肝,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以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降糖药和降糖灵等,既能治疗2型糖尿病,同时也对脂肪肝患者有帮助。

    致病原因4:肝炎

    危险指数:★★★

    对策:护肝药

    适用于经3个月基础治疗无效者,及肝活检证实为脂肪肝患者。

    医生建议:

    一般脂肪肝患者需要定时监测肝酶和肝功能,一般认为转氨酶升高时,肝脏发生炎症,即疾病进展,可能发生非酒精性肝炎,此时需要使用护肝药,选用易善复、维生素E等,但是不主张联用多种护肝药。

更多中药材
  •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