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孕妇用药ABC

    说到孕妇用药安全问题,就不能不提及著名的“反应停”带来的灾难。反应停是20世纪50年代末上市的药物,给人的印象是疗效确实,副作用小,许多孕妇在反应停的“保护”下,安全度过早孕反应期。但就是这种看似“安全”的药物,从上市到撤市短短2年间,就“造就”了上万名短肢畸形的“海豹儿”。从此,一些国家实行了妊娠用药分级制度。

    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程度,人们将药物分为5级:A、B、C、D、X,危害程度从A到X依次增加。A级最安全;X级最危险,孕妇禁用。B级比较安全,C级不能排除风险,D级有风险证据,但用药也有可能利大于弊。

    具体一种药物的安全等级并非“终身制”。如1968年因1例致畸的报道将氯喹划入D类,此后长时期再没有新的负面信息出现,氯喹重又划回到B类。

    某些药物会有两个不同的危险等级,一个是常用量等级,另一个是超常剂量等级,这说明药物的安全是建立在一个允许量的平台上的。A级药物数量较少,如一些维生素类和营养药,但过量使用同样会对胎儿不利,如维生素A每日超过15000单位(常用的鱼肝油丸每粒含维生素A10000单位)可致胎儿颅面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神经系统畸形。同样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对胎儿的影响也不一样,以静脉给药的影响最为直接。

    妊娠早期被认为是药物致畸作用的敏感期。受精卵3~8周为胚胎期,从第4周起,胚胎的器官开始发育,并迅速发育至第3个月。此期是器官发育最活跃的时期,也是药物最易干扰胚胎组织细胞正常分化的时期,可能导致胎儿流产、畸形或器官功能缺陷,此期尽可能不用药。

    但是,妊娠期的合并症、并发症并不少见,不能讳疾忌医,应向有经验的医生或药师咨询,全面考虑母体与胎儿双方面的需要后慎重选择,合理使用。也不要以为非处方药安全而轻易使用。

    总之,尽量避免孕早期用药,即使用药也要采取最低有效剂量、最短有效疗程,可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用药,尽量不用“孕妇慎用”药,坚决不用“孕妇禁用”药。

更多中药材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