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叶拼音注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冬青科植物山枇杷叶片

    性味

    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

    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咳嗽痰多及气喘心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山枇杷叶拼音注音Shān Pí Pá Yè英文名Leaf of Franchet Holly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山枇杷Ilex franchetiana Lose.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franchetiana Los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生长山区疏林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山枇杷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6m。小枝黑褐色,当年枝有纵棱。叶互生;叶柄长6-12mm;叶片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至倒披外形,长7-12.5cm,宽1.7-3.5cm,边缘有细锯齿,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花白色,芳香4数;雄花1-3朵成聚伞小花序,不孕雄蕊圆锥形,先端钝形;雌花单一,花萼杯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尖成圆形,长约1mm,有稀疏的硬毛,花瓣长椭圆状卵形,长约2mm,不孕雄蕊较花冠短,雌蕊与花冠等长,子房卵形,柱头盘状,4裂。果球形,柱头宿存,成熟时红色,直径约6mm,有纵沟;分核4颗。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归经

    胃;肺经

    性味

    涩;平

    功能主治

    降气化痰;敛肺止咳。主风热鼻塞;咳喘久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川木香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
  • 别名官桂皮[四川]、桂皮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树皮入药。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剥皮,切成30~60厘......
  • 拼音注音Chuān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银叶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采收和储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径达12-15cm时,在5-......
  • 拼音注音Chuān Tónɡ Pí别名茨楸、棘揪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树皮。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生境......
  • 拼音注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消食积,化瘀滞。主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