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杨柳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拼音注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

    黑杨柳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尤以阳坡为多。

    原形态

    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绒毛,幼枝及叶柄尤为浓密。单叶互生;矩状椭圆形,长21~27毫米,宽9~14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白毛;叶柄短。花单性异株;排成葇荑花序;每一花生于一苞片的腋内;花白色,有毛绒;无花被;雄蕊1~2或更多。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熟后2裂,裂瓣反曲。种子3~5枚,棕黑色,密被白色长绵毛。

    性味

    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大疮大毒。

    用法用量

    水煎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山杨柳拼音注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

    黑杨柳

    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细序柳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tetradenia Hand.- Mazz.[S.gue-brianthian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剥,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3300m的山坡及山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直立灌木。枝绿褐色至黑紫色。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5-7cm,宽达2.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有不明显腺齿,上年落叶发红色。花先叶开放或同时开放;花序直立,长达6cm,有花序梗,梗上生2-5小叶;轴有毛;苞片黄褐色;腺体2,雄花的腹腺有时3-4裂;子房卵形,无柄,无毛,花柱短,柱头2浅裂,只有1腹腺。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性味

    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水煎洗。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
  • 《中药大辞典》:白果根拼音注音Bái Guǒ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果“条。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内酯C、M、A、B。性味味甘,性温平,无毒。注意寒盛未解,勿用。功能主治益气补......
  • 拼音注音Bái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欧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卵叶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album L.var.meridianum Danser[V.albumL.subsp.merid......
  • 别名硬根紫草来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化学成分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关节炎。用法用量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枪杆拼音注音Bái Qiānɡ Gǎn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来源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