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孜孜以求创新中医理论与实践——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薛崇成(五)

    周 颖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早在1939年,薛崇成在四川国医学院实习针灸时,就发现幻肢上有经络传导现象。这是最早在幻肢上发现经络感传,为以后研究循经感传奠定了基础。1964年,他在先天性缺肢者身上发现了循经感传,加上其它的一些观察,提出了循经感传的“中枢兴奋模式扩延论”。循经感传在幻肢上的发现,支持了幻肢的先天发生论。这个理论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研究者引用,今年牛津大学出版的有关大脑研究刊物也登载了此内容。此外,薛崇成还证明了针刺是研究幻肢和治疗幻肢痛的最好方法。他第一个报道循经感传可以作为感觉局灶性癫痫出现,并命名为“经络性癫痫”,后被美国癫痫中心收入分类。

    他自1948年从事神经精神专科工作后,对针灸和神经系统的关系,从穴位至大脑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观察,肯定了针灸的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

    1983年,他与四川绵阳精神病院合作,对电针抽搐治疗作了系统比较研究,使电量减为传统的3.64%,疗效提高而副作用大减。结合督脉和神经学理论,他提出该治疗的作用为“调整大脑中线结构功能”的理论。文章在《美国抽搐治疗杂志》发表后,该杂志发表社论认同,还表示对东方医学学习的愿望。《美国精神科杂志》承认是40余年该治疗领域的突破。

    作电抽搐研究时,他发现脑电波被抑制,证明了中医的阳极成阴与西医的强兴奋诱导抑制的理论属实。1987年,他与同事杨秋莉调查了我国电休克治疗情况,设计制成“薛—杨整中联合电抽搐治疗仪”,由航空航天部501所生产,应用者发表文章承认其优越性。

    薛崇成在针刺中发现,常规神经系统感觉检查与电检查证明感觉完全丧失者的针感仍存,并以手术证明。因而提出应用针刺可以检查普通躯体传入系统的功能,为神经系统的普通传入系统检查增加了一个方法。他还发现针刺可检查大脑顶叶功能,为皮层感觉增加了一个检查法。他发现脊髓空洞症的感觉分离,针刺时深痛觉并不一定丧失,为深痛觉自后索上传提供了临床依据。在手术中,他发现脊髓终止在第10胸椎,比国际以往报道的最高者高两个脊椎。1972年与1973年他巡回医疗时,分别在村卫生所和县医院为农民进行经颞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和开颅术,解除了患者痛苦,挽救了病人生命,这是我国农村最早进行的这类手术。

    结合临床,他还与杨秋莉合作制订了我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疼痛测定问卷”,填补了国家空白;首创了“强度X时间”的计分法;编著了《临床周围神经功能解剖学》,这是以我国传统歌诀体裁编著现代医学的第一本书。

    薛崇成说,以上一些工作,他之敢为,是义之所在,归功于,经书的感化,老师的教导,前贤的榜样,同事的协作,病人的合作,党政领导的支持,非他一人之功。70岁生日时,他《自吟》说:“我虽微命一书生,却不自欺与盗名。因乏静宁难致远,惟多梗直以明诚;无私方可达无畏,有志未必竟有成;清夜扪心常内省,否藏且任他人评。”这是他的自我写照。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平时患有乳腺的增生,所以说她表现出来的就是乳腺胀痛。我们都知道乳腺增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乳腺的胀痛,而且因为情志的变化而加重,说生点气,着点急,上火,这种症状明显的加重。那么这个症状她自己都知道是乳腺增生,所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 第一就是同房,因为有些患者,他比较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那么有了HPV病毒的感染,能否同房,这要取决于我们感染HPV的一个亚型的问题。因为HPV它有很多种亚型,有皮肤型的,有粘膜型的,其中皮肤和粘膜型当中又分为高危型的,低危型的,那么有个别的......
  • 今天的病案分享,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胃疼这个话题,有些人他的胃疼,局限于心口窝,心下这个部位,有些人他疼痛是在胁肋部,所以说虽然就是一个胃疼,但它临床表现也是各有千秋的。那么今天治疗的这个胃疼,大家来看一下,它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来诊的时候,表......
  •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临床表现,大便粘腻不爽,肛门灼热瘙痒,这是它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苦恼的一个问题,这种症状反反复复的发作,自己也不好意思跟别人去倾诉。再有的一个表现,就是胃脘胀痛,有的时候会胃疼,口舌灼痛,就是我们所说的灼口综合征,嘴里头......
  • 这位是一个女性患者,它所表现出来的虽然在夏天也是一种什么怕冷的状态,畏寒肢冷,乏力汗出,不但怕冷,而且还爱出汗,越出汗身体感觉越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再者,食欲不振,用她的话来说,我就是体质特别的虚弱,那这个就是她一身怕冷的症状。再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