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头痛医头不科学

    头痛纪京林十分常见,然而,正因为如此,以至于不少人对头痛“熟视无睹”,认为谁没有个“头痛脑热”,大不了吃几片止痛片就解决问题了。

    确切地讲,头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头痛种类繁多,发病率居首位的紧张型头痛,大概闻其“大名”者寥寥无几,至于进食富含亚硝酸盐的热狗或过多食用味精所致的头痛(曾被形象地称为“热狗性头痛”和“中国餐馆综合征”症状之一),则似乎更令人不可思议。头痛还可见于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鼻咽癌等严重疾病,成为这些疾病的“危险信号”。可见,若稍有疏忽,不能及时地“接受”和分析头痛这一早期“信号”,就会酿成大祸。

    头痛种类虽多,但表现各异。如能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顺藤摸瓜,就能找到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就起病形式而言,如急性突发的头痛,多见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脑炎及脑卒中;缓慢起病的,则见于紧张型头痛、脑肿瘤、高血压、硬膜下血肿、青光眼及鼻窦炎等。就头痛性质而言,偏头痛多呈跳痛,紧张头痛常为钝痛,三叉神经痛则为闪电样或刀割样痛。脑肿瘤引起的头痛虽不剧烈,但往往日趋严重;低颅压头痛则以起立时为著,一旦躺下就可缓解。

    当然,要对头痛做出确切的诊断,还需要寻求医生,必要时需做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一旦明确了病因,就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正确治疗。如对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可用药物降压;对低颅压头痛,可以经静脉输液以提高颅压;对脑肿瘤、硬膜下血肿等所致的头痛,可酌情施行外科手术。

    遗憾的是,目前有不少人认为,头痛只要自服止痛药就行了。诚然,多数人偶尔在感冒、发热时头痛,经服用少量止痛剂,如百服宁、泰诺、必理通等,就能很快缓解。然而,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若不及时把血压降下来,可能导致脑卒中瘫痪;急性青光眼引起的头痛,若不降低眼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失明。诸如此类的恶果并不罕见,所以“头痛医头”的方法很不科学。在头痛作为某种疾病的特有表现时,如果擅自服用止痛药,又忽略了向医生提起头痛和服药的经过,就很容易把病因诊断引入歧途。再者,病人即使是慢性头痛,长期服用止痛剂也会使疗效逐渐减退,以致不得不逐渐增大用药剂量,结果是服药越多,头痛减轻的时间越短暂,如此周而复始,头痛会越发严重,最终使病人整日陷于头痛的折磨之中。这种由于止痛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头痛,称为药物回跳性头痛,也值得人们注意。

    总之,对于头痛切莫掉以轻心,头痛者最好到医院进行诊断。

更多中药材
  •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