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伏天:贴敷治喘好时节

    “冬病”是指咳嗽、哮喘等易在冬季寒冷季节发作的疾病,“夏治”是指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减少上述疾病的发作次数或减轻病情。

    临床观察发现,哮喘患者多以阳虚为主,卫外不固,外寒侵袭,郁结于肺,故必用辛温之法,才能开郁散寒。冬病夏治消喘膏(此为夏治呼吸系统疾病外敷用药的通称,各医院根据情况自配或购买,但主要组方大致相同。———编辑注),以辛温散寒之中药组方,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时节,即头伏、二伏、三伏,将药物贴敷在人体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连续3年,从而起到温通经气、疏通经络、散寒祛邪、调理气血的作用,使机体阴阳调和,经气行于经,卫气护于外,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且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没有痛苦。

    采用消喘膏进行“冬病夏治”的范围为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冬病夏治贴敷法几项注意:

    1.穴位外敷的时间是夏令三伏,即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各一天(约每隔10天外敷1次),每年外敷3次,一般要求连续外敷3年为一个疗程(即连续3年的三伏接受治疗)。

    2.穴位外敷成人每次2~6小时,儿童每次1~3小时,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可以随时停止外敷,揭去膏药。

    3.外敷后有的病人外敷处可能会出现水疱,皮肤瘙痒,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水疱较小,不必进行特别处理,最好让其自然吸收。若水疱已破,可局部涂龙胆紫药水,请不要用膏剂外敷,如水疱较大,可去医院处理。

    4.穴位外敷的三伏期内均要尽量避免感冒,外敷同时不能进食冷饮,不要过度吹电扇、空调。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