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天吃水果的N个禁忌

    随着秋季的到来,大量的水果开始上市。面对品种繁多、光彩诱人的水果,你是否想赶紧“大饱口福”?不过,别急,你知道哪些水果营养最丰富,什么时间吃最健康吗?哪些水果不该多吃?看来,吃水果还有不少讲究,先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释吧。

    据河北医大一院营养科主任李增宁介绍,秋季吃水果的确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因为秋季气候比较干燥,人体内需要的水分较多,人们容易感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李增宁说,通过吃水果能有效改善些症状。

    另外,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水分和矿物质,还含有果糖、果胶等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满足人体的部分需求,增进人体的健康和舒适,还能美容养颜。因此,秋季多吃水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吃前先了解水果属性

    不过,专家提醒,吃水果前最好先了解水果的属性,这样才能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水果的品种。

    据了解,水果一般寒凉、温热、甘平3类。寒凉类水果有柑橘、香蕉、雪梨、柿子、西瓜等。温热类水果有枣、栗、桃、杏、龙眼、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甘平类水果有梅、李、椰、枇杷、山楂、苹果等。

    体质较弱,面色苍白,自身产生热量少的人,应该选择温热性的水果。经常容易上火的人,应该选择一些寒凉性水果。

    苹果:

    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帮助消化。但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炎、糖尿病者少吃为宜。

    枣:

    具有健脾、益气、和中功效,脾虚、久泻、体弱的人,以及肝炎、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人食用均有益处。但枣不宜多吃,吃得过多反而损脾助湿热,且损齿。

    柿子:

    含有很多铁元素,可以刺激血红蛋白的生成,因此最适合体力劳动者或是贫血者吃。柿蒂煎服可治呃逆,与冰糖煎服可治妊娠呕吐;青柿汁可治高血压。但柿肉含大量单宁、柿胶酚,具有较强的收敛力,故便秘者不宜多食,胃炎及脾胃虚寒者也不宜多食。另外,空腹吃或与蟹同食,易形成柿石。

    栗子:

    有补肾强筋、益脾止泻等功效。与乌骨鸡一起煮食具滋补壮骨作用。但多食会导致消化不良。

    柑橘:

    鲜橘能健脾和胃、温肺止咳;橘皮加糖煎服能治感冒;核捣烂与醋调成糊,外敷可治乳腺炎。橘性温,多食易“上火”,可致目赤牙痛及痔疮,还可引起皮肤黄斑。

    香蕉:

    能缓和紧张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所以最适合人在疲劳时吃,另外它还有通便的功效,适合一些便秘人群吃。

    猕猴桃:

    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子的两倍,可以更好地提高抵抗力,避免感染疾病,最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葡萄:

    有祛痰作用,咳嗽的时候可以吃点。

    健康人群首选吃梨

    专家认为,对于健康人来说,秋季首推吃梨。

    据介绍,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是这季节的最佳水果。与冰糖煎服可治顽咳;捣烂与蜂蜜调服可防秋燥、治声音嘶哑等。

    李增宁说,吃梨可以生吃,也可以与大枣、萝卜、绿豆等一起熬汤,又吃又喝,治病养生的效果更好。

    但其含糖量较高,过食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负担,故糖尿病人应少食;另外,梨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

    饭后不要立即吃水果

    吃水果虽好,但也有不少讲究。李增宁认为,吃水果应选择在两餐之间吃,最好不要饭后立即吃水果。

    虽然现在很多饭店会在餐后送上一个果盘,不少人认为这时吃水果可以解腻,其实不然。李增宁说,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期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内消化,在胃内时间过长,从而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在吃水果的数量上要因人而异。对于较胖的人来说,水果虽不是油腻食物,但也是甜食,因此,每天只吃一到两个水果,其中可以有一个是柑橘类,另一个为其他水果,只要不过多地食用就可以。

    ◎相关链接:特殊人群应注意

    一些患有疾病的人在吃水果时要有所注意:

    患肝炎的人,可多吃些橘子和红枣等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但不要多食酸性强的水果。

    患糖尿病的人,应少吃含糖量较多的梨、苹果、香蕉等。

    经常腹泻的人,不要多吃有缓下作用的水果,可吃些苹果,因其有固涩作用。

    胃酸较低的人,不要吃李子、山楂、柠檬等含有机酸较多的水果。

    患心脏病和水肿的人:不要吃含水量较多的西瓜、椰子等,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和加重水肿。

更多中药材
  •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