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炎炎夏日小儿“热痱”的防治

    “热痱”是夏季皮肤常见病,医学上称“痱子”、“红色粟粒疹”,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夏季患热痱除与天气炎热、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有关外,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含水分较高;加之婴幼儿免疫、体温调节及皮脂腺分泌功能等不够完善,贪玩且玩起来又缺乏自控能力,故而出汗较多,极易出现“热痱”。

    夏日防“热痱”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做到居室环境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

    二是烈日当头应避免外出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过激的运动;

    三是保持环境及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和换洗内衣;

    四是衣着柔软宽松,避免穿戴尼龙化纤制品;

    五是少吃大鱼大肉等过热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冬瓜、苦瓜、西瓜等新鲜蔬菜、瓜果;

    六是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多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地骨皮水、清凉饮料等,但切记不要过甜。必要时可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

    七是一旦生了热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可在腋下、脖颈处、前胸后背及胯下涂擦一些热痱粉或热痱水。严重时应及时去看医生。

更多中药材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