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季养生开运法(组图)

    秋季养生开运秘法

    文章提供:沈咏雪老师

    秋天一到,除了期待中秋佳节与家人烤肉团聚吃月饼外,在这个万物成熟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万物也随着寒气而逐渐萧条,早晚温差增大,是最需要保养的时期,秋天也往往是爱美人士的大敌!~开运银行沈口永雪老师也特别提供以下几种养生保健方法给大家参考!

    在五行学说中,秋属金,主敛肃,应于肺,因应秋天的肃杀之气,易脱水,情绪也容易受压抑,因此,秋季养生应依据“万物秋收,肺气金旺”的特色来保养。

    秋季饮食小贴士

    在养生保健上应注意下列几点:

    1、饮食方面~重点在妨燥摄阴,滋肾润肺!

    秋季气候稍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在饮食上,多以少量椒、葱、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来制作菜肴。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秋季养生水分补充

    2、注意水份补充:平时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秋季养生预防感冒

    3、预防秋季感冒~应避免过度蒸发食物!

    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日夜温差变化大,到了十月左右,暑气渐退,但逢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

    下列有几种饮食建议可以预防感冒:

    (1)生青杨桃五个榨汁,加入一钱人参粉共服。

    (2)酸杨桃切片,加点盐,可防感冒声哑、喉咙病痛。

    (3)香蕉一条,加柠檬数片及砂糖,腌半小时后食用。

    秋季养生中药保养

    4、中药保养:以养肺、补气、滋阴为主!

    药养重点放在滋补津液方面,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澎大海等益气滋阴、润肺化痰的中药来保养。若容易发燥病,则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来预防。

    秋季养生仍请培养乐观的情绪,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或以哲人眼光判断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春秋凉,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

    除日常生活调适外,还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

    配合季节的养生法,也将让你达到开运的效果。

更多中药材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