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嘴干预示什么病

    炎炎夏日到来之时,由于经常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多喝些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如果猛灌了几大杯下去,依然不能解决问题,那此时您脑中的发条就要开始上紧了。

    唾液有保持口腔湿润、帮助消化、抗菌等功能,正常人每天的分泌量约为2000—3000毫升。一旦觉得口干,就说明唾液发生了变化,除了饮水过少、进食过咸食物及大量干性食物、剧烈运动及大量出汗等客观因素外,很可能是身体开始向您示警了,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疾病的早期信号,赶紧上医院检查,以免耽误诊断。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由于多尿,体内会失去大量水分,因而容易干渴,喜欢多喝水。

    慢性腮腺炎:细菌会引起慢性腮腺炎,表现为唾液减少。除口干外,早晨起床后嘴里还会有咸味。

    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控制,会引发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严重状况。这种病人口干主要表现为:首先,一般经常感到嘴里特干,晚上常常要起来喝水,吃饭也难以下咽;其次,舌头与牙齿失去唾液的滋润造成口腔环境改变;最后,舌面干燥无津,牙骨质受损伤,整个口腔的牙齿几乎同时发病,并出现口臭。

    甲亢:此病患者能量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多,散热量加速。继而表现为口干多汗、怕热,皮肤湿润且温度升高,甲状腺肿大,突眼。

    此外,口干和以下因素也息息相关,如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老年人因口腔黏膜内腺体萎缩,唾液分泌减少等。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口干,都可用中药泡点水喝,以减轻症状。如取黄精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百合10克等生津养阴,或取芦根30克、菊花10克、荷叶10克等清暑化湿。

更多中药材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