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痛风的间歇期及慢性期如何治疗

    在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主要是维持血清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和预防急性发作。预防治疗需用秋水仙碱,在刚有症状时,即给予每日0.5—2毫克,常可免受急性发作之苦。在体内和体外试验发现,秋水仙碱对快速生长的细胞有抑制作用,如对胃肠道上皮细胞、毛发细胞的影响,会造成胃肠不适和脱发,因此不宜长期应用。为维持正常血清尿酸,则需用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为保证有效,药量要足,并终生维持。应用降低尿酸药物的指征:①经饮食控制血尿酸仍然大于416.5—476微摩尔/升(7—8毫克/分升);②每年急性发作在两次以上者;③有痛风石或有肾功能损害者。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常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痛风石形成及减轻肾脏损害。

    降低尿酸药物的选择:在肾功能正常或有轻度损害,及24小时尿尿酸排出量在600毫克以下时,可用排尿酸药;在中等度以上肾功能障碍(肌酐廓清率小于35毫升/分),24小时尿尿酸明显升高时应用别嘌醇;血尿酸明显升高及痛风石大量沉积的病人,可合用以上两种药物,以防止渐进性痛风性并发症。为预防促发急性关节炎发作,开始时用小量,在7—10天内逐渐加量。

    (1)排尿酸药

    为防止尿酸在肾脏大量排出时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的副作用,均应从小剂量开始,并考虑碱化尿液。

    ①丙磺舒(羧苯磺胺,Probenecid)

    开始每次0.25克,每日2次,两周后增至0.5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为2克以下。有皮疹、发热、胃肠刺激、肾绞痛、激发急性发作等副作用。

    ②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

    是保泰松的衍生物。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开始每次50毫克,每日2次,逐渐增至100毫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量为600毫克。与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其副作用比丙磺舒小。溃疡病者慎用。

    ③苯溴马龙(Benzbromarone)

    商品名立加利仙(Narcaricin)是较前两者更强的降尿酸药。开始每次25毫克,每日1次,逐渐可增至100毫克。副作用轻微,可有胃肠道反应,极少数有皮疹、发热、肾绞痛及激发急性发作。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2)抑制尿酸生成药(目前仅有别嘌醇)

    别嘌醇(Allopurinol)

    1963年,有人在研究抗癌药物时,发现别嘌醇对癌肿无效,但对痛风有效,可迅速降低血尿酸值,抑制痛风石和肾结石形成,并促进痛风石溶解。每次100毫克,每日2—3次,每日最大剂量低于600毫克。副作用有过敏性皮疹、药热、肠胃不适及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及肝功能。溃疡病者慎用。

    痛风性关节炎,只有在急性发作时禁忌热敷而宜冷敷。在一般情况下,透热疗法、离子透入疗法、红外线照射、矿泉浴、泥疗等多种理疗方法以及推拿等均可应用。

    当痛风结石影响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时,或伴有瘘管引流的皮肤溃疡、要除去巨大的尿酸沉积物时,或在负重关节疼痛需要固定等情况下,则需手术处理。

更多中药材
  •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