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盛夏药露清凉消暑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常会使人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若能选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制成药露,服用后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解除烦渴,而且还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这里特介绍几种夏季常用的药露及家庭制做方法,供读者诸君选用。

    金银花露:金银花20克放人茶壶内,冲入开水1000毫升,待凉后加蜂蜜15克即可服用。金银花是一味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治热痢的良药,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灭作用,常服金银花 露,可防止夏季暑热症、泻痢、流感及小儿热疖、毒痱等症,其效卓著。

    菊花露: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浸泡片刻即可饮用。白菊花具有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故对高血压病人更为适宜。

    薄荷甘草露:薄荷10克、甘草3克、蜂蜜适量。将两药同放入锅内,加开水约3000毫升,加盖煮沸15分钟,取汁加蜂蜜即可饮用。薄荷甘草露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可用于咽喉痒痛不适、声嘶、咳嗽等症。

    玄参桔甘露:玄参、麦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同放于杯中,冲入沸水浸泡2分钟即可饮用。该药露具有滋阴清热、解热通便的功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干咳无痰、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症。

    白荷花露:白荷花50克,放锅内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液加冰糖即可饮服。此露气香性凉,可解暑热、清心脾、化痰止咳、除烦、爽精神,适用于感冒暑热、烦热口渴、喘咳痰血等症。藿香露:藿香50克,用水煮沸20分钟,取汁加蜂蜜适量饮服。此露具有芳香宣浊、消暑化湿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头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青蒿露:青蒿50克,用水煮沸20分钟,取汁加蜂蜜饮服。本露气味芬芳,能清暑退热,明目辟秽,适用于有外感暑热、发热无汗、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

    梅花露:白梅花50克,用水煮沸15分钟,取汁加冰糖适量饮服。此露具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的功效,可防治中暑。

    石斛露:石斛15克,加水煮沸20分钟,取汁加蜂蜜饮服。石斛能清暑生津、滋养胃阴,适用于津液缺少、口渴咽燥或中暑后津耗过多、口干舌红、低热不退等症。

    荷叶三鲜露: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0分钟,过滤,再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搅匀,冷后代茶饮,有清热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本方实为盛夏消暑之佳品。

    菊枣蜂蜜露:菊花50克、大枣5枚、麦冬20克,加入清水2000毫升,煮沸后保温3分钟,过滤,另加入适量蜂蜜搅拌溶解后即可饮用。清爽香甜爽口,具有明目养肝、生津止渴、清心健胃和消除疲劳之功效。

    银竹解毒露:金银花、菊花、淡竹叶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5分钟,纱布过滤,加入适量蜂蜜。有清热解毒、明目除烦、清心热、利便之效。

    山楂麦冬露:山楂、炒麦芽、麦冬各15—30克。水煎后晾凉饮用。有开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对中老年人夏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适用。

    骨皮清凉露:地骨皮、麦冬、竹叶各10克,加水适量煮30分钟。每日—剂,分3—4次服,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凉血祛暑之功,对五心烦热、口渴多汗者适用。

    三豆露:荷叶15克,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先将荷叶切细用纱布包好,与绿豆、黄豆、白扁豆—同入锅,加水煎煮至豆烂后,取浓汁加适量蜂蜜饮服。有清热解毒、利湿祛暑、和中健脾之功效,对脾虚湿重、慢性腹泻者尤为适宜。

    西瓜翠衣露:削去绿皮的西瓜皮(即西瓜翠衣)60克,白糖适量。将西瓜翠衣洗净后放锅内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加糖即可服用。西瓜翠衣露具有清暑解热、泻火除烦、利尿降压等作用,对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高血压病都有—定的预防作用。

更多中药材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