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胃痛的辨证治疗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证,亦是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的主要症状。西医主要采取解痉、制酸、消炎(幽门螺感染者)等治疗措施,而中医诊治此病则另有特色。祖国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冷热不适皆可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胃痛发生的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临床可分为以下症型辨证施治:

    寒邪客胃:系外感寒邪,内客于胃致使胃气不和而痛。症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治则为散寒止痛,可选用高良姜、香附、吴茱萸、陈皮等药,成药可用胃气止痛丸治疗。

    饮食停滞:系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而致。症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治当消食导滞,可选用莱菔子、神曲、山楂、半夏、连翘、陈皮、茯苓等药。成药可用保和丸、加味保和丸等。

    肝气犯胃:系气郁伤肝,横逆犯胃而发生疼痛。其症可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且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薄白,脉沉弦。治以疏肝理气为主,选用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川楝子、延胡索等药。成药可用舒肝止痛丸、气滞胃痛冲剂、胃苏冲剂等。

    肝胃郁热:系肝郁化热犯胃所致,症见胃脘灼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以疏肝泄热和胃为原则,可选用丹皮、山栀、青皮、陈皮、芍药、黄连、黄芩、大黄等药,亦可用左金丸。

    胃阴亏虚:系郁热伤阴,胃失濡养而致。症见胃痛隐隐,口噪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可选用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川楝子、枸杞子、芍药、甘草等药以养阴益胃。成药可选用养胃舒等。

    脾胃虚寒:表现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可用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吴茱萸等药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成药酌选附子理中丸、温胃舒等。

    除常见症型外,患者胃若痛如针刺,拒按或出现黑便、舌紫暗应以活血化瘀为治则,如遇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则宜邪正兼顾,寒热平调。有胃病史者日常更当禁酒忌辣注意调摄、顾护脾胃。

更多中药材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