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茴香拼音注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

    山黄连

    来源

    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Chiazospermum erectum (L.)Bern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目赤。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角茴香拼音注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

    咽喉草、麦黄草、黄花草、雪里青(《河南中草药手册》),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

    《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细叶角茴香根、全草。春季开花前挖根及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干燥山坡、草地,沙地、砾质碎石地。分布辽宁、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茎多数,上部分歧。基生叶12~18枚,长1.5~9厘米;叶片有白粉,轮廓倒披针形;羽状全裂,1回裂片2~5对,约3回细裂,小裂片条形,宽约0.3毫米,先端尖;茎生叶小,无柄,裂片丝状。聚伞花序具少数或多数分枝;萼片2,绿色,有白粉,狭卵形,长约3毫米;花瓣黄色,外面2个较大,扇状倒卵形,长约9毫米,里面2个较小,楔形,3裂近中部;雄蕊4,长约6毫米;雌蕊与雄蕊近等长,子房条形,柱头2,花柱及柱头宿存。蒴果条形,长约5厘米,宽约1毫米,裂为2丬。种子矩形,长约1毫米,两面有显着的十字形突起,黑褐色。花期5~6月。

    性味

    苦辛,凉。

    ①《河南中草药手册》:"苦,寒。"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辛,凉。"

    功能主治

    治急性咽喉炎,气管炎咳嗽,目赤肿痛。

    ①《河南中草药手册》:"清热,消炎,止痛。"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泻火,解热,镇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末,3~5分。

    复方

    ①治急性咽喉炎(肿喉咙、缠喉风):咽喉草三钱,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②治眼红肿:咽喉草一至三钱,水煎服或泡茶喝。(《河南中草药手册》)

    ③治气管炎咳嗽:细叶角茴香全草、甘草各二钱,杏仁一钱五分,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④治菌痢:细叶角茴香根适量,水煎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角茴香拼音注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

    山黄连、野茴香。

    英文名Root of Erect Hypecoum出处

    出自《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直立角茴香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coum erectum L.[Chiazospermum erectum (L.)Bernh.]

    采收和储藏:春季开花前挖根及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干燥山坡、草地、沙地、砾质碎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西藏。

    原形态

    直立角茴香 一年生草本,高5-30cm。茎圆柱形,二歧式分枝。基生叶多数,丛生;叶柄细长,基部扩大成鞘;叶片披针形,长3-8cm, 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裂片丝状,无柄。二歧聚伞花序具多花,花大;苞片钻形;萼片2,狭卵形;花瓣4,淡黄色,外面2枚倒卵形或近楔形,先端宽,3浅裂,内面2枚倒三角形,自中部以上3分裂,侧裂片宽,先端微缺,中裂片狭,匙形,先端圆;雄蕊4,花丝宽线形,扁平,中部以下连合,膜质,上部分离,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黄色;雌蕊和雄蕊近等长,子房条形,花柱2。蒴果长角果状,先端渐尖,两侧压扁,成熟时分裂成2果瓣,种子多数,近四棱形,两面具十字形突起,深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全草含角茴香碱(hypecorine),角茴香酮碱(hypecorinine),原阿片碱(protopine),黄连碱(coptisine),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刻叶紫堇胺(corydamine),左旋的N-甲基四氧小檗碱(N-methylcanadine),直立角茴香碱(hyperectine)。

    归经

    肺;大肠;肝经

    性味

    苦;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咳止痛。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肝热目赤;肝炎;胆囊炎;痢疾;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1-1.5g。

    各家论述

    1.《河南中草药手册》:清热,消炎,止痛。

    2.《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泻火,解热,镇咳。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花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5~6月花盛开时,摘下晒干。生境分布产四川。原形态①白石榴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小枝圆形或有微棱,枝端呈刺状,光......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脂拼音注音Bái Shí Zhī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Kaolin),与赤石脂类同,惟色白或带淡红、淡黄色。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一般认为以色白细腻粘舌无泥土、砂石等杂质为佳。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为涩肠止......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用于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菜油调匀......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英拼音注音Bái Shí Yīnɡ来源为一种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微带黄色。表面不平坦而光滑,有脂肪样光泽。质极坚硬,体重,......
  • 《中国药典》:白矾拼音注音Bái Fán别名明矾、矾石英文名ALUMEN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