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高良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当归(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参(去芦)半两。

    炮制

    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冷伤,脾胃不和,腹胀气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45克(锉)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 当归30克(锉碎,微炒)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卒心痛,腹胁气胀,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研)半两,槟榔(微煨)半两,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视,心腹连季胁引痛满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煎茯苓汤调下;或炒桃仁酒调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锉),木瓜1两(干者),香薷1两,梨枝叶1两半,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霍乱。冷热不调,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别名

    高良姜汤

    处方

    高良姜半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草豆蔻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半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虚腹胀,肠鸣切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白豆蔻1两,桂心1两,芎藭半两,丁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冷气不和,心腹疼痛,或时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侵,去白瓤,焙),木瓜2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转筋、吐利,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半两(锉),桂心1两,木瓜2两(干者)。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过多,遍身筋转,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麦3分(锉),诃黎勒皮1两,白术3分,赤茯苓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细辛半两,桂心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气虚冷,胸膈冷气,痰饮,口中清水自出,胁急胀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分(锉),桂心3分,木瓜2两(干者),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转筋,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为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分(锉),肉桂3两(去皱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破冷气,化宿食。主痰饮。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圣惠》卷三十九: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白术半两,沉香3分,干紫苏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饮酒后脾虚,心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疼心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两。

    制法

    上酒浸,纸裹,入慢火内煨令熟,为散。

    功能主治

    胃气极冷,卒病心痛,吐逆寒痰,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暴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济总录》卷四十六: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霍乱,心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别名

    高良姜汤

    处方

    高良姜1分(锉),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1分(去皮),当归1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圣惠》卷七十八:高良姜散别名

    高良姜汤

    处方

    高良姜(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霍乱吐利,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高良姜汤(《明医指掌》卷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锉),干木瓜半两,莲子心半两,菖蒲半两,丁香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冷咳癔,气厥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壁宫1枚(去头脚尾,面裹煨熟),熊胆1钱(研入),麝香半钱(细研),黄连1钱(去须)。制法上为末,蟾酥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用法用量每眼5丸,研猪肝汁送下。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 处方银朱、灵磁石各等分(为末),壁钉虫6-7枚(潮湿处取,状如海狮,紫黄色,瘦而光滑,雨后多着墙上,连壳捣烂)。制法上和匀,阴干为末。功能主治诸疔。用法用量每用荔枝肉少许,捣烂和药,贴患处,膏盖。立时止痛,疔即拔出。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 处方壁蟢窠7个(内有子者),老壁蟢2个(以发扎好),白矾7分(熔化)。制法将扎好之壁蟢入熔矾中粘足,灯火炙透,为末。功能主治热症喉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处方壁钱窠2-7个(其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于壁上,土人呼为壁茧)。功能主治吐逆不定。用法用量煎汤饮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处方木瓜干1两,茯神(去木)1两,牛膝(酒浸)3分,附子(炮,去皮脐)3分,熟地黄半两,覆盆子半两,甘草1分,生姜3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丑末之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病关节不利,筋脉拘急,身重,萎弱,或温疠盛行,远近咸若,或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