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为什么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贫血

    维生素B12的化学结构是一组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合物,由4个还原的吡咯环组成略似卟啉样的平面环,该环中心与一个钴原子结合。  人类和动物都不能合成维生素B12,只有泥土、垃圾、水、肠道或重瓣胃中的某些细菌和霉菌能合成。人类的维生素B1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肝、肾、肉类、鱼、水产贝类动物、禽蛋和乳类等食物。植物类食物中不含维生素B12。  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12约2~5微克,婴儿为1~2微克。在生长发育较快的年龄、妊娠、甲状腺机能亢进、感染和溶血性贫血 贫血等情况下,维生素B12需要量会有所增加。人类从肉类或动物食品较丰富的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B12的量足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的需要。当然,如果是全素食者,几年后体内贮存的维生素B12用完时,贫血发生则是不可避免的。  维生素B12属水溶性。如果食物中维生素B12含量不足,游离的维生素B12即与胃底部粘膜腔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内因子是1929年Castle发现的。每一个内因子可与2个维生素B12分子结合。这种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能防止维生素B12在回肠中被肠酶破坏和被某些细菌夺取,至回肠粘膜微小绒毛处(有一种特殊的维生素B12感受器),维生素B12被肠粘膜上皮细胞所吸收,而内因子不被吸收。内因子是由分泌胃酸的同一胃粘膜壁细胞所分泌,所以它的分泌与胃酸分泌是相平行的。恶性贫血患者能产生抗内因子抗体,使内因子失去活性。  维生素B12进入血液中,与几种运载球蛋白结合,大部分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贮存,部分被输送至骨髓及肾、心脑等其他器官组织。已吸收的维生素B12可从胆汁中排入肠道,大部分又重新被吸收。  维生素B12的功能是多样的。在人类的组织中,有两种生化反应需要维生素B12的参与。一种是从高半胱氨酸合成甲硫氨酸的反应,其中产生的四氢叶酸与DNA的合成有关;另一种是甲基丙二酸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辅酶A,其中产生的琥珀酸辅酶A与血红素的合成有关。维生素B12缺乏时,影响上述两种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四氢叶酸、琥珀酸辅酶A 减少,DNA合成缺陷和血红素的合成障碍而致巨幼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时,红细胞的生存时间有中度缩短,骨髓内虽然各阶段的巨幼细胞增多,但不发生代偿,因而出现贫血。

更多中药材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