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概述神经衰弱用药原则

    概述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病程迁延,症状时轻时重,病情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大多数病例发病于16-40岁之间,两性发病数无明显差异。从事脑力劳动者占多数。本病如处理不当可迁延达数年甚或数十年。如遇新的精神因素或休息不足,症状可重现或加剧。但经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积极、及时治疗,指导病人消除病因,正确对待疾病,本病可达缓解或治愈,预后一般良好。

    临床表现

    1.易兴奋、易激惹。2.脑力易疲乏,如看书学习稍久,则感头胀、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3.头痛、部位不固定。4.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恶梦。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心动过速、出汗、厌食、便秘、腹泻、月经失调、早泄。6.继发性疑病观念。

    诊断依据

    1.存在导致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2.具有易感素质或性格特点。3.临床症状以易兴奋,脑力易疲乏,头痛,睡眠障碍,继发焦虑等。4.病程至少3个月,具有反复波动或迁延的特点,病情每次波动多与精神因素有关。5.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检查或其他必要的各项检查,确能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早期精神病者。

    治疗原则

    1.心理疗法为主。2.辅以药物治疗。3.辅以物理或其他疗法。

    用药原则

    1.神经衰弱治疗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2.心理治疗以解释支援治疗为主,并要建立好与病人的良好关系,消除患者的疑病观念,让患者理解产生神经衰弱的过程及与心理事件的关系。3.药物起到镇静安神作用,帮助调整机体的生理紊乱。4.可适当合并针灸、耳针静电或交流电离子到如导入等理疗。5.为了提高疗效应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辅助检查

    神经衰弱为功能性疾病,实验室检查无阳性改变。但患者常诉心慌、心跳、头昏等,产生疑心病脑病等疑病观念,为了消除这些观念及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故需作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CT头颅扫描等检查。

    疗效评价

    1.基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消失,自觉良好;能恢复病前工作能力和生活。2.好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消失;能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3.未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无变化。

更多中药材
  •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