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治学研经重理论,博采众长勤笔录

    浙江古代的针灸学家的治学很有特色,在现存浙江古代的十多种针灸著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对《内经》、《难经》、《甲乙经》等经典针灸著作的研究,是十分重视的。如滑寿和高武都有有关《内经》、《难经》的专著,滑寿的另一本《十四经发挥》是在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的基础上,并吸取《金兰循经》的以经统穴的编排方法,把十四经脉形成了一个更为系统的整体。王国瑞、杨继州等在经络理论和针刺理论上,也都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对经脉病、营卫学说、经脉迎随等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论述,推动了针灸学术理论的发展。

    浙江古代的针灸学术之所以昌盛,除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浙江古代的针灸学家能博采众长,充分吸取民间的医疗经验,加以整理提高。如杨敬斋的《针灸全书》,博取各家之说,对比百余种病症的治症取穴,绘成全身人形图,随图列穴,检索十分便宜,别具一格。闻人耆年自述“居乡凡四五十载”,他所著的《备急救法》基本上是民间常见急症的灸治经验,按病绘图列穴,通俗易懂。

    浙江古代的针灸还勤于笔录,集积医案。如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以直叙的形式记录了三十余则医案,特别是杨继州在《针灸大成》中列医案三十一则,虽为数不多,但记录姓氏、病情、治法及疗效等内容,比较完备,说明他们能认真总结经验,也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借鉴。

更多中药材
  • 金不换是中药三七的别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那么,金不换的功......
  •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中医的发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医在治疗疾病上面是属于标本皆治的。像西医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所以对于有些疾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起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但是在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吃中药的禁忌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了吃中药的禁忌,就能......
  • 藁本,中药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Ligusticum sinense ),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主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
  •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种者在次年秋季叶枯萎时采收;春种者由当年寒露时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