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睡前保健四良方大公开

    中医养生专家认为,背、脊、腋、腹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特区。加强这些部位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流通,调节气息,达到强健体魄、祛病延年的功效。下面的这套针对背、脊、腋、腹进行锻炼的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适合夫妻二人睡前练习。

    ·推胃:一人俯卧于床的边缘,去枕,头歪向一侧,上肢放松。另一人立于床边,面向俯卧者的头部,双腿分开呈小弓字步,双手五指伸展,并列平放于俯卧者的背部上方(注意手掌与背部要贴紧,手尖朝腰部方向),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其背部的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移动,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后,令俯卧者将头朝相反方向继续俯卧,按上法再推10次。最后,操作者右手握拳,用腕力捶打俯卧者的背部,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

    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人俯卧在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人以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将俯卧者的皮肤轻轻捏起,沿其脊椎两旁二指处,从脊柱下端的骶(音底)骨开始,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捏至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如此推捏两遍后,从第3遍开始,每捏3下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一下,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如此推捏,每日可推捏4-6次。最后,操作者再用双手的拇指按揉俯卧者腰部两侧的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几分钟。

    长期坚持捏脊锻炼,可疏通经络,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

    ·触腋:人体的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若他人用手触摸腋窝,被触者就会大笑,此运动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做此运动,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其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对方的腋窝部,以使其笑口常开。

    腋窝运动的强身奥秘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通过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可以促进神经体液的调节,从而促进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

    二、是触腋可以让人开怀大笑,而笑不仅能减轻疲劳和紧张感,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摩腹:这种锻炼方法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进行。要求操作者在睡前平卧于床上,搓热双手,然后将双手重叠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0圈。之后再以同法按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0圈。按摩时注意力量要适中。

    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不仅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还能刺激末梢神经,促进机体代谢,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和堆积。

更多中药材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