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专家指出冬季养胃的六原则

    冬季养胃遵循“六法宝”

    专家指出,冬季养胃要注意以下六点:

    一是注意保暖,由于胃靠近腹壁,没有肌肉、脂肪等物质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所以要注意保暖,避免吃冷食,尤其是早饭,不仅要吃,而且最好是热的。

    二是生活中要注意护胃,比如少吸烟,少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少喝浓茶和咖啡,也不要滥吃水果和零食。另外,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以及过度疲劳。胃炎、胃溃疡务必戒烟酒,以利于胃炎、胃溃疡的愈合和防止复发。

    三是不要乱吃解热镇痛药。据悉,入冬以来,胃出血患者三分之一是因滥用药引起。不少老年人体质差,冬季容易感冒,常乱服解热镇痛药,导致胃部不适。

    四是入冬后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但量要渐进,控制在“七八分饱”。老年人可以每天吃“三四五顿”,每顿少吃一点,既保持总量,又不让胃挨饿。

    五是不要生气。不少人生气后都有切身体会——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原有胃病的还会加重病情。

    六是胃若有不适、隐痛和大便隐血等小恙小疾,要及早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寒”,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胃溃疡到胃穿孔,病情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胃有不适,隐痛等信号出现时要格外留神,及时请医生开药调理。

    如何安抚受伤的胃?

    急性胃炎病人初期应进食流质膳食,如牛奶、用小米或大米熬的稠米汤、豆浆、鸡蛋羹等。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半流质食物,如稠粥、煮得较烂的挂面、肉饼汤等。

    慢性胃炎病人每天的餐次可安排1~2次,每次吃的量可适当少些,食物要松软易消化,如稠粥、馒头、包子、蛋糕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分泌胃酸的功能下降,可多吃浓缩的肉汤、鸡汤,以及带酸味的调味品如醋等,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

    有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年轻病人,胃酸分泌过多,上腹隐痛、饱胀不适,睡不好,建议晚上吃点珍珠粉,不但有镇静安神、控制胃酸的作用,还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有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病人,常有上腹部灼伤样疼痛不适症状,尤其在空腹或夜间明显,可多吃瘦肉、鱼、牛奶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此外,建议溃疡病人多吃小米粥、大米粥,能显著地提高胃黏膜屏障的完整性。

更多中药材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