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解读头发的雅号

    在中药大家族里,有许多药材来源于人体。其中一味“血余炭”,便是由健康人的头发炮制而成的。药用头发为什么会有“血余炭”这个雅号呢?说起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个独特的知识。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其华在发。意思说骨髓精血生长、运化由肾主管,精血是否健旺,可以从头发润泽与否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头发的生长,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滋养,而且有赖于血液的濡润。精血充盈则头发旺盛且有光泽,所以青壮年多有一头茂盛的好头发。精血衰弱则头发枯搞,故老年人一头白发,大病之人头发脱落。血与头发关系如此密切,就有了“发为血之余”之说,头发便由此而得“血余”之雅名。但由于“血余”生用无效,需经炮制成炭后方能入药,因得雅号“血余炭”。

    血余炭的制作比较麻烦,首先要将收集的健康人的头发用碱水反复漂洗除去油垢,然后用清水冲净、晒干、置铁锅中。铁锅上再扣一小铁锅,小锅周围用黄泥封严,并在锅上放置一张润湿的纸条。在锅内无氧的条件下煅烧,等小锅上的纸条焦黄后停止煅烧,放置冷却后,取出轨成小段,血余炭便炮制成功了。以前中药店和走街串巷的小贩处都会收购头发做药用,现在因为血余炭炮制繁琐,一般药店已很少收购。但在饮片加工厂,它仍是举足经重的一味。

    成品血余炭呈不规则的海绵状,大小不一,色黑光亮。质地轻而酥,易碎,研之清脆有声。以乌黑、发亮、质轻者为佳品。中医认为血余炭性温、味苦,具有收涩止血之功能。它与其他止血药的不同之处在于止血而又去瘀,故没有止血后留下瘀血的弊端。

    现代药理学证明,头发含优质角蛋白(纤维蛋白)和脂肪、黑色素及铁、锌、铜、钙、镁等元素。经煅制成炭后,主要通过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达到止血目的,疗效确实不凡。医生常会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用血余炭配伍其他止血药,制成汤剂或中成药治疗鼻衄、吐血、咯血、血淋(尿血)以及崩漏等各种出血症。

更多中药材
  •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