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天然牛黄资源稀缺掺杂使假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国内天然牛黄资源日益稀缺,而市场上假冒伪劣牛黄则屡见不鲜。有关专家指出,这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也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等,一些传统名

    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在目前我国4500种中成药中,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200吨左右。然而,“千金易得,牛黄难求”。千百年来,牛黄一直靠农户宰牛取得,而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为满足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曾经每年花费近1亿美元进口天然牛黄。但到2002年,为防止疯牛病通过用药途径传入我国,国家决定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此后天然牛黄资源更为匮乏。

    物以稀为贵,近年来天然牛黄价格不断攀升。1975年,国内市场每克天然牛黄的价格约为80元,1986年达到130元,2000年达到200元,目前已卖到230元,是黄金价格的两倍。

    “在利益驱使下,当前制售假冒伪劣天然牛黄的现象十分严重,市场上比较纯净的一等品几乎看不到了。”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钱忠直指出,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天然牛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法分子擅自掺入牛的胆管结石或肝脏沉淀物,有的直接掺入人工牛黄;大部分天然牛黄都很不卫生,含有大量的大肠甚至蛔虫。

    “天然牛黄质量下降,直接威胁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许多人埋怨中药不如西药管用,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药方,而是出在药材上。”据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瑞华介绍,目前同仁堂尚有一些天然牛黄存货,同时加强了检验,严把进货关口,但仍然十分担心,因为价格上涨、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生产成本和质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姚达木指出,由于天然牛黄稀缺,目前对牛黄及其组方的深度研究无法进一步开展,特别是对牛黄新功能、新药理的研究缺乏研发动力。“许多含有牛黄的古老验方和秘方,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有关牛黄抗衰老、耐缺氧的功效,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应用。”

    为此,专家们呼吁,加强对天然牛黄市场的监管力度,大力发展药效优良、质量可控的天然牛黄代用品,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更多中药材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