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用植物猕猴桃叶斑病

    药用植物猕猴桃叶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7—9月。嫩叶、老叶染病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圆点,大小约1mm,四周有绿色晕圈,后扩展至3—5mm,轮纹不明显,一片叶子上有数或数十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呈枯焦状。病斑上有黑色小霉点,即病原菌的子座。

    病原

    Cercospora iteodaphnes(Thum.)Sacc.称京梨尾泡,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在黑褐色的小子座上,有分隔1—3个,大小13—20×2—3(μm)。分生孢子倒棒状,具隔膜3—4个,无色,大小13—41×2—4(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叶片病部或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天猕猴桃开花前后开始发病。进入雨季病情扩展较快,有些地区有些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防治方法

    参见猕猴桃轮斑病。

更多中药材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